RSS

Category Archives: impossible crime

Helen McCloy, The Further Side of Fear (1967)

女主角A半夜在公寓里听到人声(空宅孤女),起床却发现门自内锁住,公寓里没有别人。警察来检查发现房间没有别的出口,只有一个垃圾通道,盖子依靠弹簧锁住,无法从通道里面打开。

密室诡计
坏人是A的朋友,他事先将垃圾通道口上的盖子打开一点然后轻轻合上,这样弹簧就不会让锁卡住,之后他再从垃圾通道爬进屋里。他从通道出来的时候身上沾了香烟灰,但因为他一直有抽香烟所以没有引起怀疑。他进入A房间的目的是因为这个房间之前的房客在里面留下了一个烟盒形状的录音机,里面有对他不利的证据。

全书除了这个密室诡计以外平平泛泛。书中提到double bluff的密码诡计,几年后作者在The Imposter中实现。

 

Posted by on April 9, 2009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Leave a comment

Helen McCloy, Unfinished Crime (1954)

A怀揣宝石进入廉价商店,因为被人跟踪,情急之下把宝石留在廉价店里,打算摆脱跟踪者后第二天早上再买回。A出店即被撞死。

女主角B进入商店,发现宝石,以为是假的便买下。B碰到楼上的邻居C,C提出帮她拿宝石,B把盒子交给C但是自己戴上了宝石。C去买饮料却一去不返。B回家后听到楼上有响动(空宅孤女),给C打电话却没人接。B找到房东D报警。

B去找自己的姨妈E,碰到E的朋友F和医生G。F鉴定宝石是绝世真品,随后宝石在大家眼皮底下消失了!大家互相搜身,又把房间搜了个遍,却找不到宝石。

B回家以后碰到奇怪的印度人,才知道宝石是从印度偷出来的。B被下了药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警察说C一直在家,并把C拉出来对质。B发现C是冒名顶替的,可是房东D做证说C是真的。

F告诉B说A是一个飞行员,从印度偷出了宝石。A开飞机逃跑的时候他的附驾驶以为有人要偷飞机,结果被发动机绞死。A因此一直逃窜。

姨妈E告诉B是她偷偷藏起了宝石,目的是为了保护B。

如何藏匿宝石
E先把宝石藏在自己的轮椅垫子里,等到搜身的时候藏到扶他起来的护士的包里,搜完身以后再从护士包里拿出来藏在垫子里,之后藏到屋子里的保险箱里。

B碰到了真正的C,C告诉B说他是一个电影演员C2的替身,假扮他的人一定是C2。C问B宝石藏到哪里了B不肯说。

真相和结局
B一直以为的“真正的C”其实才是假扮,他的真实身份是电影明星。A在店里遇到电影明星,把他当成了住在自己楼上的C。

F的儿子是死去的副驾驶,F为了替儿子报仇找到医生G(G的真实身份是地下交易者)向A买宝石。A和G碰面的时候F撞死了A。F本来想陷害G杀死A,但是因为G也没有得到宝石,所以没法陷害。

本作情节还算曲折,但最大的缺陷是巧合太多以至于不可信。

 

Posted by on April 8, 2009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Leave a comment

Helen McCloy, A Question of Time (1971)

本书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1960-1961讲意大利混血女孩A到异国表亲家做客,进入一个舞厅便惊恐地大叫,原因是她觉得以前在哪里见过这个地方。亲戚告诉她这不可能,因为她是第一次到这个国家。第二个部分1970-1971小女孩已经长大了,再次来到表亲家。大家观看了一个电影,是十年前大家一起去滑冰的景象。一对双胞胎兄弟恶作剧地把A关在舞厅里,A在里面疯狂地敲门想出来,等大家打开门发现A被掉落的画框砸中头部,已经死了。

密室杀人的诡计
凶手在电影里每隔几帧插入一幅A受凌辱的画面,A在看电影的时候潜意识里对这幅画产生了印象。她进入舞厅后看到墙上挂的Goya的画,潜意识里回想起那个可怕的画面,便疯狂地敲门。凶手事先把挂画的铁丝弄松,一震动便掉了下来。

这是Helen McCloy挑战deja vu的作品。关于那个心理暗示的诡计可以参见这个链接,其成立与否在心理学界也还存有争论。不知道McCloy是不是第一个把这个手法用到侦探小说里的,宫部美幸《魔术的耳语》也讨论过这个手法。

 

Posted by on April 6, 2009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Leave a comment

Helen McCloy, The Man in the Moonlight (1940)

本书一开始的设定极有意思。Assistant Chief Inspector Foyle误入一个心理实验,实验有两个对象,一人A扮演谋杀犯,一人B扮演被害人。实验开始后大家被实验组织者C锁入楼内,没想到A真的死了!

Foyle看到有人打碎窗子跑了出去,他认为那是一个矮瘦的男人。C也看到月光下的那人,他觉得是一个高大的男人。助理教授D当时路过,也看到那人,他觉得是个女人!

Dr. Willing看到A的秘书E和一个男孩谈话,走过去的时候男孩已经不见。Willing解释说因为距离遥远,所以三个人其实谁也没看清楚,他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头脑中的附会。

现场留下一封A的遗书,用打字机打成,还有A自杀用的手枪。可是警方在现场找不到子弹,难道是不可能犯罪?

学校的资助人F拜访Willing并提出一种自杀手法,使得现场不会找到子弹。

F的手法
手枪装上空包弹,然后放到嘴里开枪,火药爆炸产生的气浪会把头颅炸穿。因为用的是空包弹,当然找不到子弹。

Willing则认为先把A打晕,再采用这个手法也可以,不一定是自杀。

Willing向C的合作者中国人G询问了一些问题。G拒绝参加随后的测谎实验。Willing了解到A从德国纳粹逃到美国,没有任何助手,研究癌症。学校里有一个德国交换生H自杀,死亡方式和A相同,Willing认出H就是那个当晚和秘书E说话的男孩。大楼管理员说当晚大家离去之后有人使用楼里的打字机。

D的妻子被人杀死。D提出A有可能是纳粹,因为他和纳粹学生H的死法一样。Willing揭示B有梦游症,那天晚上是B在楼里梦游。Willing给B做测谎实验发现他没有说谎。

最后Willing理清了所有的疑点。

Willing提出F和G可能的犯罪动机
A从事的真正研究是人工合成铬。F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铬矿,如果A的研究成立,F将受到很大的损失。而铬矿开采停止的话也会影响中美的关系,从而间接影响亚洲战场的格局,这是爱国者G所不愿意看到的。

A实验室的小白鼠鼻粘膜受损,是铬酸所致。

真凶及其动机
凶手是D。他害怕A的研究成功会断了学校的经济来源,影响自己的收入,因此杀了A。他杀死纳粹学生H是想让人以为A也是纳粹,从而隐藏自己的动机。他杀死自己的妻子是因为他妻子和他闹离婚,A死后他不再需要妻子的钱。

Willing从下面几点看出了破绽:D在描述“月光下的人”的时候,潜意识中选择了自己讨厌的人,也就是自己的妻子,所以将那人描述成一个女人。从D当时所在的角度,应该看不到大楼的窗子。D犯的最致命的错误是,他在黑暗中用打字机伪造A的遗书,因为看不见键盘,所以习惯性地用法文键盘打字,使得很多字母发生了错位。D是所有嫌犯中唯一一个用法文打字机的人。

之前对F和G的动机挖掘很赞,真凶的动机反倒有些不太可信。

本书对于“月光下的人”进行的心理分析值得称道。三个人对同一个形象给出了不同的描述,这个设定显然模仿了G. K. Chesterton, The Man in the Passage (1914),所不同的是Chesterton给出的是一个物理解释,而McCloy给出的则是一个毫不逊色的心理解释。

 

Posted by on April 5, 2009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Leave a comment

Helen McCloy, Dance of Death (1938)

McCloy的出道作,一经发表便好评如潮,引起轰动。

雪地里发现一具女尸,是著名时尚女子A,她的身体发热,脸色发黄,经验尸很有可能中了她代言的一种减肥药的毒。警察询问A的继母和其他家人,却被告知A没有死,而且A生前已经很瘦了从来不吃她代言的减肥药。

警方找到A,A却说自己不是A而是A的表妹B。原来出事那天晚上A的继母C为A准备了盛大的成年晚会,想让A嫁一个好人家自己好捞钱,没想到A却在当晚发起了高热。因为A经常得疟疾,所以大家以为还是疟疾发作,没有在意,让她卧床休息。C为了不让自己的计划泡汤提出让B假扮A继续出席晚会,B同意。晚会结束后,A奇怪地消失不见,C一方面到处找A,另一方面继续让B假扮A,以掩盖A失踪的事实。(有趣的是,在同一年份John Dickson Carr写出了颇为相似的混淆身份的作品:The Crooked Hinge。当然这个设定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Shakespeare,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159x)。)

警察在C的房间里发现一个减肥药瓶子,里面的药只剩一半,C声称不知情。警方怀疑A当晚喝的鸡尾酒被人掺了减肥药,但是管家做证说A的鸡尾酒只喝了一半就放下来,之后艺术家D错误地拿了A的杯子,喝了剩下的一半。D没有任何的中毒迹象,难道是不可能犯罪?

警方在D家找到一枚戒指,同时发现D服用吗啡。投资炸药的富豪E告诉媒体自己本来想向A求婚,并悬赏一万捉拿凶手。晚会策划F告诉警方当晚有一个外人闯进晚会被她发现,在她想要报警的时候D出面让她放走此人。F在自己的证言上签名,却一走神签了A的名字。

警方找到A的心上人G。G当晚约好和A在某街见面,因为A在晚会上对他冷淡而寒心,最后也没有等到A。G心灰意冷把自己关了一个礼拜。G不知道晚会上的A其实是B,这解释了为什么A会失踪——A带病赴约,却倒在半途。

警方捉到了闯入晚会的学生H。H说自己当时混入晚会只是为了骗吃骗喝,还说自己看到D从A的房间出来,因此D急于替他开脱。D承认自己窃取A的戒指换吗啡。警方猜测D有可能因为长期服用吗啡因此对毒药产生了抗药性。

Dr. Willing识破富豪E来美国的真实动机是把他麾下的炸药私下卖给两家不同的公司,E为了掩盖自己的动机故意向媒体宣称自己来迎娶A。

真凶及其动机
凶手是晚会策划F。她杀死A的动机是因为A代言有毒的减肥药,而她的女儿吃了该减肥药丧命。她不留神签的A的名字是Catharine,而A的真名是Katherine,只有在减配药广告上才用的Catharine。Willing从这点看出了破绽。

本作出版于1938年,正是古典本格的高潮期。从单纯解谜的角度来讲,本作只能算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在开场之后对各个证人的询问调查是典型的古典本格公式,开篇相当精彩,中段却有些冗长,靠大量的红鲱鱼增长篇幅。结尾的凶手身份虽然意外,但核心推理只靠一条关键线索,显得有些薄。

可是这些缺点丝毫不能抹煞本作的价值。我个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在侦探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作品,因为Helen McCloy通过本作创造出了“心理侦探”这一崭新的侦探模式,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心理学在侦探小说中的应用可以一直追溯到Edgar Allan Poe的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不同的人对房间里的声音有自己的想象)和The Purloined Letter(心理盲点),但那都是短篇作品,份量尚显不足,而且心理分析并不是书中侦探的主要工具。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心理侦探小说恐怕要数C. Daly King的Obelists at Sea (1932)。在该书中Daly King管发生的案子叫做”psychologist’s murder case”,并让四位心理学家对案情做了不同的推理。可惜的是Daly King虽然本人是心理学家,却没有把这一模式发扬光大,而Helen McCloy却通过1938年的Dance of Death推出了Dr. Basil Willing心理系列,完整地建立了“心理侦探”这个流派。

在侦探小说史上,最有名的侦探语录恐怕当数Sherlock Holmes的”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however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和Father Brown的”Where would a wise man hide a leaf? In a forest.”在本作中Dr. Basil Willing说出了下面这句话:

Every criminal leaves psychic fingerprints, and he can’t wear gloves to hide them.

在我看来这句话完全足以和前两句媲美。它既是Dr. Basil Willing的出场宣言,也是所有“心理侦探”的破案纲领,从此侦探解谜不再只是四处搜集烟头指纹,而可以更深层次地透视疑犯的内心世界。在Helen McCloy的Dr. Basil Willing系列中,最后几乎都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找到罪犯的心理破绽。我个人认为这是Helen McCloy对侦探小说的最大贡献。

本书还有一点不能不提的就是作者对于动机的挖掘。本书开始几乎所有疑犯都不具备杀人动机,随着情节的发展,一些人可能的动机被发掘出来,但直到最后作者才揭露真凶的动机。这个动机隐藏得非常巧妙,导致真凶身份极具意外性,但另一方面书中又给出了足够的线索,因此读来并不觉得突兀。另外凶手的这个动机非常深刻,单从这个动机来看,本书俨然已有了后代“社会派”的风范。在1938年本格推理大行其道的时期,Helen McCloy能够在whydunit下这么多功夫,是非常超前于时代的。

(这个评论还相当不完备,小说的很多细节没有讨论,以后我会逐步完善。)

 

Posted by on April 5, 2009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Leave a comment

Helen McCloy, Mister Splitfoot (1968)

背景介绍:Splitfoot这里指恶魔,传说中撒旦的蹄子是分趾的。在1888年,Fox三姐妹住在一幢鬼屋中,她们管屋子里的鬼灵叫做”Mr. Splitfoot”,并让它重复自己响指的声音,结果真的从屋里传来类似于响指的声音。Fox三姐妹因此成为现代招魂术(spiritualism)的鼻祖。

小姑娘A和她的朋友B讨论房子的传说,B告诉A只要说”Do as I do, Mr. Splitfoot!”就会从远处传来三记敲击声。A在房子里发现一个隐藏的阁楼,在里面可以听见下面人的谈话。A偷听到C和C太发生争吵。

Dr. Basil Willing因为路上发生事故所以住进暴风雪山庄。因为Willing的到来必须要给他腾一件卧房。楼上有一间空卧房,历史上有三个人曾经在里面睡过,都在第二天早上死于不知名的原因。A喊出”Do as I do, Mr. Splitfoot!”,这时传来三记敲击声。同时B打来一个电话,说他在家来不了了。A听到这个消息晕了过去。如果不是B和她恶作剧,那么怎么会传来敲击声?

四个男人决定抽签在那个房间过夜。抽中的人得到一本书、一根蜡烛、一个铃铛。如果他看到奇怪的东西,就摇一下铃铛;如果有人跟他说话,就摇两下铃铛;如果受到攻击,就摇三下铃铛。C抽中进屋。三个男人和Dr. Willing在楼下,四个女人和小孩A在楼上。大家正在楼下聊天的时候,突然听见三声铃响……

等到大家上楼,C已经死在了自己的椅子上,身上没有明显的伤痕。房间里的鹦鹉发出类似”to brood”的声音。(McCloy好像很喜欢鸟,在Cue for Murder里面也有一个金丝雀的线索。)

楼下的男人都有不在场证明,而楼上的女人虽然有可能犯罪,但都没有明显的动机。A既想提供C太的作案动机,又不想供出阁楼,于是和B一起伪造了一封C太的信,烧了一半丢在壁炉里。最后C太也死在自己床上。

诡计
凶手偷听到了A和B的谈话,准备了一个clicker(训练宠物的小装置,可以发出“咔嗒”的声音),在A说出”Do as I do, Mr. Splitfoot!”的时候捏了三下。凶手提出抽牌和铃铛的设置,在抽牌时动了手脚从而保证让C进屋。凶手最后一个从房间离开,离开前他用一根针扎进C的脖子后面杀死了C,伤口被C的头发盖住。凶手在楼下给壁炉添柴,造成一股热空气上升,吹动楼上的铃铛。

C临死前说的话是”Et tu, Brute!”这是恺撒大帝临死前说的话,意思是说:没想到我的好兄弟也会想要我死。

这本书通常归为心理密室,但其实并不是纯粹的心理密室,我想恐怕称为“机械心理密室”更合适,即指通过某种机械装置达成某种心理诡计。Through a Glass, Darkly也属这一类的诡计。

在原始的Fox三姐妹故事中有一个人叫做Bell,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人的人名启发McCloy编出了铃铛的线索。

 

Posted by on April 1, 2009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Leave a comment

Carter Dickson, Nine, And Death Makes Ten (1940)

一艘船上总共有九名旅客,其中一名是H.M.。船上发生凶杀案,死者在自己舱里被利刃割喉而死,墙上有一枚清晰的指纹,死者包里找到一瓶墨水。船员取得船上所有人的指纹与墙上的指纹进行比对,却发现无一吻合!

船上有一个法国人A十分可疑,有人看到他从死者房间出来。取指纹的时候A的桌子上摊着墨水板,但是船员没让他使用自己的墨水板,整个过程中A表现得十分紧张,好像他就是凶手似的。女子B认出船上的一名男子C是他的表哥。B看到死者拿着一沓信,以为死者要敲诈C,因此试图替C掩护。

接下来A跳海自尽,过程有人目睹。是不是A行凶之后畏罪自杀?

船上拉响假警报,有人趁机溜到贮藏指纹卡片的房间,打晕了H.M.,却没有偷走保险箱里的指纹卡片,而只偷了几本护照。

诡计
凶手是C。他一人分饰两角,假装晕船整天躲在船舱里,同时装扮成法国人A,以A的身份杀人,之后留下指纹。他留指纹的时候先在手指上蘸上墨水,然后用手绢擦抹,把凸纹上的墨水擦掉,留下凹纹里的墨水,按在墙上留下“凹纹的指纹”。他本来想用同样的方法留下假指纹给检验指纹的人,造成凶手是A的假象,再用假人装扮成A“跳海自杀”。但是检验指纹的人不让他用自己的墨水板,他只好留下自己的指纹,这样一来在所有的指纹卡片中就会有两张卡片上面有一样的指纹。没办法他只好拉响假警报盗取指纹卡片,因为他不知道指纹卡片在保险箱里所以未能得逞。

H.M.从几个地方看出了破绽。C自称是法国军官,却没有戴法国军官的防毒面具,而戴了平民的面具。法国军服只在帽子和袖子上有军衔杠,可是C的衣服领子上也有杠。唯一没有和A一起出现的人是C,唯一不知道卡片在保险箱里的人也是C。

继R. Austin Freeman, The Red Thumb Mark (1907)之后最好的关于指纹的不可能犯罪小说。

 

Posted by on March 30, 2009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Leave a comment

Carter Dickson, He Wouldn’t Kill Patience (1944)

H.M.应邀来到动物园的爬虫馆参观毒液提取,却碰到两位年轻的魔术师A女和B男争吵不休。争斗过程中两个玻璃柜被打破,里面的爬虫跑了出来,现场乱成一锅粥。

动物园园长的女儿C请三人到家里做客。当晚大家到了园长家外,闻见里面有东西烧糊的味道。三人进入房间,却被人从外面把门锁住。魔术师把门锁弄开,H.M.发现园长书房的门缝里没有露出灯光,钥匙孔也从里面用纸堵住,便让人用刀子在门下的缝隙里捅,发现也被挡了纸。进屋后大家发现园长煤气中毒死在屋里,门窗的缝隙都用胶带从里面封住,难道是自杀?

C请H.M.帮助调查,因为她认为园长即便自杀,也不会让屋里养的一条名叫Patience蛇一块殉葬(书名由来)。A连续遭人暗算,先是险些被人放煤气毒死,然后是差点在走廊里被毒蛇咬死。

密封胶带的诡计
凶手把园长打晕,打开煤气,把窗子封牢,在门下面贴上胶带,从门出去,然后在门外用吸尘器把胶条吸紧。凶手开吸尘器的声音好像轰炸机的声音(当时英国正在打仗),所以大家没有注意。凶手把三人锁在屋里是为了争取时间布置现场。凶手显然不知道三人来访,唯一一个不知道这个信息的人是园长的商业助理,她就是凶手。

书里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十九世纪的把戏:自己会动的人偶,不需要人操纵,也没有人藏在里面。(参考:John Dickson Carr, The Crooked Hinge。)

人偶诡计
人偶放在一个柱子上,显示下面的地板没有任何机关。那个柱子其实是空心的,里面通了压缩空气,控制人偶的关节运动。

H.M.最后放出毒蛇逼凶手招供。H.M.为什么不怕毒蛇咬到自己呢?

H.M.放蛇的诡计
蛇在玻璃地板上无法爬行。

本作开篇的一段闹剧让人捧腹,两个年轻魔术师的形象生动形象,密室诡计利用战时背景,别出心裁,最后的凶手揭露也相当意外,总的来讲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Posted by on March 27, 2009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Leave a comment

Carter Dickson, A Graveyard to Let (1949)

本作献给Clayton Rawson。这里”to let”是“出租”的意思。

H.M.收到大富翁A的邀请,说要当他的面表演一个人间蒸发的奇迹。H.M.到了他的庄园,A修剪完一片灌木丛,把剪刀交给H.M.,然后当着他的面突然跳进游泳池。过了一会A的衣服帽子漂了上来,A却消失不见!当时泳池里还有A的女儿B以及B的未婚夫C(C也是A的合伙人)。H.M.让人把水放掉,里面没人。H.M.发现灌木丛是湿的但是剪刀是干的,说明A没有用剪刀。

在一次棒球演习过程中,有人在捡球时进入墓地,发现了中刀濒死的A。墓地有三个空桶。

泳池消失的诡计
A为了偷钱逃跑串通B、C表演了这个把戏。A事先在身上涂满C常用的棕色的日晒霜,然后穿得严严实实,戴上帽子和手套,跳入泳池。C偷偷从泳池出来,A进入泳池后脱下衣服,然后化身成为C在B的身边冒出来。A走出泳池后再和C换位。A假装剪灌木丛是为了使戴手套看上去更加自然。A的手表也是棕色的,因此从远处看不出来。

A把自己身上的日晒霜洗掉,后来发现的桶就是用来装水的。C后来想杀死A,但是捅了两刀没有杀死。

有人对这本书评价不高,但我还比较喜欢,因为这个诡计不错。泳池里消失的问题S. S. Van Dine在The Dragon Murder Case里曾经提出过,但是Carr的解答显然更佳。本作的缺点是在消失之后节奏变得比较拖沓。

 

Posted by on March 26, 2009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Leave a comment

Carter Dickson, And So to Murder (1940)

是Carr以Carter Dickson为笔名发表的很差的小说。女子A受雇于电影公司改编剧本,结果电影公司发生了瓶子被打翻流出硫酸的事情。A收到匿名信让她去一个房间,她到了那里通过一根管子和另一头的人对话,结果从管子喷出硫酸,A险些中招。之后又发生枪击事件。最后有人给剧作家B的香烟下毒,B险些丧命。问题是B自己打开的一盒完整的香烟,凶手怎么在密封的香烟中下毒?

诡计
凶手是B的老公。B中间因为咖啡烧开了离开了一下,把香烟放了下来,凶手趁机用一根烧了一半的毒香烟替换了无毒的香烟。凶手一开始不知道新来的剧作家是A,还以为是B,因此A一开始受到的攻击其实是针对B的。后来凶手知道搞错了,将错就错让人们以为一系列案子都是针对A的。

整部小说除了这个诡计再无其他亮点,很难相信是Carr的水准。

 

Posted by on March 26, 2009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