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Helen McCloy的理系推理

May 19

颇有这么一类“心理分析”,打着“心理”的旗号,其实是胡乱猜测,既无事实根据,也无逻辑基础。(比方说Gladys Mitchell在Death at the Opera里面有这样一个推理:因为死者没有注意到现场的异常情形,所以凶手一定是个话痨,不断地跟死者说话以吸引其注意力。&^%$$%#@^#!)相比之下Helen McCloy的线索和推理就很扎实,以科学事实为基础,读来十分可信。

Helen McCloy的很多案情解决需要用到一些生僻的科学知识。套用一个时髦的词汇,就是“理系推理”。和某些日本作家纯粹炫学、可有可无的“理系推理”不同,McCloy小说中的科学知识总是对案情解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作者自己很好地概括在The Bug That’s Going Around (1979)里面:

In most of Dr. Basil Willing’s murder cases the essential clue has been some scrap of rare information.

列举如下:

  • Dance of Death (1938) 讨论了毒药引起身体变热的科学依据。
  • The Man in the Moonlight (1940) 死者生前从事化学研究。书中讨论了某种金属的化学性质。
  • The Deadly Truth (1941) 案情解决利用了关于听觉限度的科学知识。
  • Who’s Calling (1942) 关于视觉的生僻知识。
  • Cue for Murder (1942) 关于某种疾病的生僻知识。
  • Panic (1944) 相当专业的密码学算法讨论。
  • The One That Got Away (1945) 物理学常识。
  • Two-Thirds of a Ghost (1956) 医学和文学的生僻知识。
  • A Question of Time (1971) 本作的科学基础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心理学实验。
  • The Impostor (1977) 密码算法。
  • A Case of Innocent Eavesdropping (1978)* 关于视觉的生僻知识。

作为一个女作家,Helen McCloy能在作品中运用这么多的科学知识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和早年R. Austin Freeman、Arthur B. Reeve开创的“科学侦探”的流派不同,Dr. Basil Willing从不使用奇怪的科学仪器(The Man in the Moonlight里的测谎仪除外),也不把科学实验当成一种常规的侦破手段,而更多地是用知识来进行推理。

 

Posted by on May 19, 2009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