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ategory Archives: novel

浦賀和宏『眠りの牢獄』(2001)

主人公“我”浦贺到女孩A家玩,和A一起双双从楼梯上摔下。主人公在医院里恢复意识,后来当上了推理小说作家,A则变成了植物人。当时在A家的还有B和C另外两个朋友。A的哥哥一直在找凶手。

双线叙事的另一支:女子D被男友E抛弃,在网上认识另一女子F。F曾被人轮奸,于是D和F合谋交换杀人,D帮F杀死F的仇人G,F帮D杀死E。

A的哥哥把主人公、B、C三人请到家中,又把他们关到地下室里,逼迫他们交代是谁将A推下楼梯。三人通过吃地下室里的存粮和喝自来水得以生存。

D在公园里杀死了不认识的G,然后去美国度假给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回来以后得知E上吊而亡。D明白F履行承诺,感到很高兴。

另外一边,B忍受不住上吊自杀,并在文字处理机上留下遗书,承认当年自己推下A。主人公和C呼叫A的哥哥可是没人回应。主人公回忆从楼梯上掉下去之前和A的性爱场面(大量细致的色情描写)。水龙头的水被人切断,C因为饥渴难耐咬破B的喉咙饮血食肉求生。警察终于打开大门,主人公和C得救。

叙述性诡计
B=E=F。B抛弃D后冒充F和B通信,并编出被人强奸的故事,和D搞交换杀人。D受骗杀死了G=A的哥哥。另一方面B骗A的哥哥说只要把他和C、主人公一起关进地下室,没过多久推人者就会招认。B的真实意图是杀死A的哥哥,自己在地下室获得不在场证明,警察发现A的尸体后必定会到家中调查,到时即可获救。A的哥哥不明内情,执行了B的计划,并在地下室留下足够的食物。

但是B在地下室里被C杀死并伪装成自杀。C不会用文字处理机,通过按BACKSPACE修改了A的日记,伪造成B的遗书。因为A的哥哥被D杀死,所以没有人来放C和主人公出去。水龙头断水是因为赶上了停水。C咬破B的脖子饮血,真实目的是消除伪造的自杀痕迹。

主人公浦贺其实是女性,她和A性爱的时候只用了手指。把A推下楼梯的人是C,因为他爱浦贺,可浦贺是同性恋。结尾浦贺被C强奸之后杀死了C。

性爱和鬼畜描写均为诡计服务,十分推荐。

 

Posted by on October 6, 2014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小島正樹『龍の寺の晒し首』(2011)

女孩A邀请自己的朋友在墓地玩练胆游戏,结果女孩B(没有公布姓名)遇到牛头马面当中的马面怪吓晕过去,醒来之后被强奸。几天之后B再次被强奸。B为了封印马头观世音,立下三条毒誓:绝不告诉别人自己被侵犯的事情;以后再不喜欢任何男性;如果以后朋友里有谁结婚就要把她的头切下来晒在寺里。

很多年过去A要结婚了。出嫁前A被刺死在自己的房间里,头颅被人割下。房间外的走廊里有人监视,房子外面的庭院里也没有出入的脚印,所以嫌疑人只有A的几个女朋友。屋里的钟突然敲响,大家赶过去发现从人形上切下来的假人头。家里本来有两具人形,每具人形的身体某些部位被切下来。警察搜索现场没有找到A的人头,人头如何从监视密室中消失?龙潭寺的主持在寺中发现A的人头,头发被人割下,并有冰冻痕迹。

幕间:龙潭寺的石阶左右两个栏杆上有两条龙,从龙的嘴里流出血。

某警察收到C的电话约他在某处见面,警察赴约却在水面上看到许多解开绳缆的小船,其中一艘小船里面有C的无头尸,外衣裤被人脱下。D曾看到C驾着小船从水面经过,但是D喊话C没有答应。附近的一棵树上有人用钉子把C的外衣钉在一棵树上。龙潭寺的钟声再次莫名响起,同样没有发现敲钟人,钟撞堂附近的一棵树上钉着C的牛仔裤,寺里寻到C的人头。

幕间:有人看到钟撞堂墙上的龙腾空而起,然后远处的水面冒泡,浮起来一条巨大的龙,随后又沉入水中。

有人在瀑布看到B的人头,可B的人头分明好好地呆在医院里。接下来又有人在水里看到B的人头,上面沾着血迹。第三次有人在水里看到人头,上面遍布伤痕。另外还有人看到无头尸划船,随后栽进水里。

海老原和其他证人夜里在龙潭寺听到钟声,并目击钟撞堂墙上的龙腾空而起,消失不见。大家赶到钟撞堂的时候发现龙还是好好的在墙上,女子E躺在池子里的龙背上昏迷,女子D则躺在墙上的龙背上,头被人割下头发塞入龙口之中。大钟附近无人。

海老原查到之前有人偷走美容院剪下的头发,还有人在租赁的小船上凿洞。村子里视双胞胎为不祥之物,往往把其中一人送给别人家。马头寺的主持有两个双胞胎女儿F和G,G把F骗到一个地方然后自己偷偷和D会面。因为F在A命案之时也在现场附近,所以警方怀疑F是一系列杀人案的凶手,G得到线索之后给D报信让她小心。F上吊自杀,警察从留下的日记(即开篇的内容)推断B=F,动机为报仇当年的朋友。

(一)监视密室诡计
凶手切下A的头,装进塑料袋里,挂在窗外的苹果树上,因为头发很多所以也割了下来,远望像是装的苹果。警察搜了一部分背包,挂钟响起,大家一起去看割下的人形头,凶手趁机把人头袋子放进已经搜过的提包。人头有冻过的痕迹是因为凶手后来临时又把人头藏在了厨房的冰箱里。事后凶手把人头转移到龙潭寺。
(二)湖面女尸不在场证明诡计 + 撞钟诡计
凶手从两具人形身上切下不同的部位拼成一个新人,用来冒充C。他给人形穿上C的外衣,放在船里,让小船顺水漂流,造成C还活着的假象,给自己提供不在场证明。D看到的C其实是人形。凶手在钟撞堂附近的树上钉了棵钉子,把C的牛仔裤挂在钉子上,并用裤子的皮带延长长度,把大钟打木的绳子系在皮带上离开。皮带因为承受不住重量松开,打木自己敲响大钟。为了掩盖这一手法,凶手也拖下了C的上衣,同样挂在另一棵钉子上。
(三)飞龙诡计 + 撞钟诡计
墙上飞起的龙是鲤鱼风筝。凶手用D的头发系住大钟的打木离开,头发因为承受不住重量松开,打木自己敲响大钟。为了掩盖这一手法,凶手把D的头塞入龙口,造成因为头发太多塞不进龙口所以切断头发的假象。
游走人头真相
几个人看到的B的人头其实是凶手用来冒充B的人形的人头。凶手回收人形失败,人头落入水中。经过瀑布之后,人头沾上一种植物的红色果实,仿佛流血一样。后来人头又在多处磕碰,仿佛累累伤痕。
无头尸划船真相
凶手试图回收人形,用绳子拉动无头人形,看上去好像无头尸在划船。回收失败之后人形落入水中。
日记真相 + 叙述性诡计
日记作者B其实是女子E而非F。她当年被强奸,醒来以后看到“马面观世音菩萨”的牌位,这是马头寺的场景。但是其实她被强奸的地点是在龙潭寺而非马头寺,强奸犯是龙潭寺住持。
凶手身份逆转
凶手是收到C电话的警察,他其实是B的父亲。他当年生了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是B=E,送给了别人。他的另一个女儿和妻子一起在几年前的车祸中去世。
结尾逆转
B=F日记是受G的教唆而写,G一直在幕后控制F。
(幕间一)龙口流血真相
龙潭寺主持当年强奸了两个小女孩,把尸体塞入龙身之中。小孩身体腐败胀气进而喷血。
(幕间二)飞龙真相 + 巨龙浮沉真相
飞龙是海市蜃楼,巨龙浮沉是局部小型地震。

将近四百页的作品却仍旧觉得十分充实,毫无灌水感,小岛真是诡计的良心。所有的诡计全都串起来了还是挺不容易的。

 

Posted by on October 5, 2014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高畑京一郎『タイム・リープ あしたはきのう』(1995)

星期天,少女A在男生B家的楼梯上摔下去失去意识,醒过来以后发现变成了星期二。A查看自己的日记发现昨天的日期,上面记述自己记忆混乱。A当天晚上正常入睡,第二天醒来是星期三,之后过了一天是星期四,再次从楼梯上跌落失去意识,醒来以后又回到了星期三。星期三晚上正常入睡之后,醒来又跳了一天,变成了星期五。在不断的时间跳跃过程中,A一直保留着先前的记忆。

有人扔东西砸A,A回到过去委托朋友们调查。A通过写信向未来传递信息。最后结尾处B被真凶刺死,但是A回到过去给B留了一封信,第二次历史重演之时顺利降服真凶。

时间跳跃的规律
只要A意识到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就会突然失去意识,醒来了就是新的一天。之后正常入睡会自动跳过有危险的一天。真凶是学校的老师,他扔花盆砸A。

终章A再次来到B家,看到熟悉的楼梯,以下转为言情。

推理成分较弱,叫做科幻更合适。

 

Posted by on September 28, 2014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彩胡ジュン『白銀荘の殺人鬼』(2000)

愛川晶和二階堂黎人合著。

主人公是一个有男女双重人格的精神病人,女人格A为了把较弱的男人格B从体内分离出去,决定犯下连续杀人案。全书从头至尾是thriller的节奏,连续出现毒杀、击杀、绞杀、断头等各种杀法,场面很黄很暴力,中间还配有凶手的手记。AB人格交互杀人比赛的结果是总共死了十一个人,最后凶手从二楼跌落而亡。

在连续杀人的场景中出现了两个本格味的案子。一起是一个密室,门窗全部上锁;另一起是一个死者绞死在猕猴桃藤上,从大家听到惨叫到赶到现场间隔不过五分钟,凶手消失。

密室诡计
凶手把窗户的锁放下来但是没有卡在凹槽里,在窗框和轨道间放了一块小石头,不使劲打不开窗户。外面下雪所以盖住了一部分窗户,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大家进入现场之后凶手利用时间差锁上窗户。
绞杀诡计
凶手下楼之后马上从另一边上来,假装从远处食堂跑过来。
核心叙述性诡计
凶手除了A=B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年轻女子C。C杀死女子D,一人分饰两角C和D,直到大家发现D的无头尸。手记中明确提到杀人鬼有两个人,但是因为全书通篇描写AB两个人格纠缠不清,所以读者被误导是在讲A和B。

密室诡计非常普通,唯一的亮点是结合凶手手记的核心叙述性诡计。这个叙述性诡计其实也非常简单,凶手手记也就短短几页纸,但是为了支撑这个诡计,不得已大篇幅描述主人公的天人交战和血腥屠杀,也真是难为了两个作者。

 

Posted by on September 25, 2014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连城三纪彦《人间动物园》(2002)

大妈A举报邻居单亲妈妈B家发生绑架事件,B的女儿C消失。B因为家里被歹徒装了窃听器所以不能说话,只能递纸条。警察在A家设点监听B家的动静。歹徒打电话来让B准备一亿元。B没有那么多钱,只好求前夫D,D转而求其父亲——大政客E。E同意冒着自己贪污曝光的风险给一亿元,但是要求C回来之后要住到他家。

B在浴室里发现死猫,极度恐慌。警方把B转移到A家,但是B似乎对警察不信任,回答问题也支支吾吾。A指出B当天没有去上班,警方进而发现绑架案其实发现在之前一天。当天有人在幼儿园看到不明女子接走C。

A家的一个花瓶也被歹徒装了窃听器,警方的一切布置都被歹徒掌握。警方找到送A花瓶的男人F。警方在白纸上面盖了一些一万元的钞票,和B一起去交赎金。赎金被取走,但是被歹徒换成了新的一万元钞票。警察的家人都收到犯人打的电话。

逆转一
歹徒的绑架对象是B而不是C。歹徒恐吓B不可以出家门,并让B以纸条的方式和外界联系。歹徒告诉B警察里面有内鬼,B信以为真,所以一直不敢和警察合作。
逆转二
绑架犯是D,他的真实目的是“绑架”警察。

主题想法不错,前半部有些拖沓。

 

Posted by on September 25, 2014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东川笃哉《不适合交换杀人的夜晚》(2005)

双线叙事。一条线是侦探和女伴受贵妇A的邀请去监视A的老公B,因为A怀疑B有外遇。侦探进山的时候碰到B和另一个男人C,但是B和C彼此不认识。当晚A去参加一个派对,B鬼鬼祟祟地在庭院里一个尿尿小童的雕像下面挖洞,可是下面什么也没有。后来侦探得知那个尿尿小童曾经曾经被人开车撞过,在原来的地方挖掘发现一具白骨。

另一条线是某屌丝和女伴给女电影导演D买摄像机,一起去“向日葵庄”和D回合。他们在那里碰到打架的父子E和F。泡温泉的时候E讲述了他的另一个儿子G失踪多年。E相信G没有死,一直想杀死自己。

中间插播了三年前的案件,年轻女子H被杀死。

在结尾的时候两方人马会合,并发现B和E的尸体。E的儿子F当时有不在场证明,所以侦探判断这是一起交换杀人,并引用名作Patricia Highsmith, Strangers on a Train (1950)。

叙述性诡计
A和D是同一人。B当年和G搞交换杀人,G先杀死了B的前妻H,然后让B杀死自己的父亲E,但是B刺杀E的时候没有成功,后来和G起了争执,反而杀死了G,埋在尿尿小童下面。A=D是当年调查案子的刑警,因为脚受伤退出了侦查,后来改行拍电影,并嫁给了B。A后来碰到F,F怀疑他的哥哥G杀死了H,A于是重新开始调查此案。F=C化装成G的样子出现在B面前,A当晚出门的时候也故意化装成H的样子,B受到惊吓去尿尿小童下面挖地检查尸体,因为尿尿小童移动位置所以没有发现尸体,愈加恐慌。B于是去完成三年前约定的交换杀人,在刺杀E的过程中和E同归于尽。

最后的伏线回收还可以,但是巧合有点多。

 

Posted by on September 25, 2014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平石貴樹『だれもがポオを愛する』(1985)

阅读本作之前,强烈建议阅读Edgar Allan Poe的以下三个短篇:

  •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 Berenice
  • The Black Cat
(书中还提到Poe的名诗Ulalume,不过和剧情关系不大,不读亦可。)

警察调查一起爆炸案,女子A被炸死在高尔夫球场边的别墅里,房子墙壁倒塌,A被压得骨断筋折。A生前一直患病,和她的哥哥B相依为命,但是爆炸案后B消失不见。有人打电话以Edgar Allan Poe为名宣称对爆炸案负责,房子崩坏的剧情模仿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AB的父亲生前曾经收集Poe的手写信件,放在保险箱里,但是保险箱亦消失不见。家中女佣声称有人盗走了家里的棺材,可是之前家里并没有人死亡。家里的管家辞职。

警方终于在沼泽里找到了B的尸体和保险箱,打开保险箱没有发现信件,却发现AB父亲和古董女商C签的协议,C以肉体做交换,获取Poe的珍贵信件。警方在小屋中发现C的尸体,牙齿全被拔光,模仿Berenice。小屋的墙壁中发现管家女儿D和黑猫Pluto的尸体,模仿The Black Cat。小屋里找到丢失的棺材,但是里外都没有找到指纹。当天C听到爆炸案的消息马上坐飞机赶回来,她开的汽车里也没有找到指纹。小屋有一扇窗户打碎,窗户外面有可以立脚的岩石。

真相
A和医生E串通假死,诱骗她的哥哥B自杀,好自己单独获得遗产。B以为A死了悲痛欲绝,真的决定自杀。B临死前打开保险箱留遗书,却发现他父亲和C的交易合同,B气愤之下决定在小屋杀死C。B在医生的帮助下把A的棺材抬进小屋,之后锁上门出去,准备一举炸掉高尔夫球场别墅。A从棺材里爬出来,发现门被锁住,只好打破窗户爬出。A回到别墅,正好被不知情的B炸死。B和C坐车来到小屋,惊讶地发现棺材空无一人。E用听诊器绞死C之后又绞死B。因为D路过看到E,所以也被E灭口。E把C的牙齿拔光,又把D砌入墙中,杀死黑猫,是为了用模仿杀人造成“三起案子都是一人所为”的假象。之后E把B和保险箱一起沉入沼泽中。警方在E的家中查获Poe的信件。
核心推理
棺材里外都没有指纹,是因为凶手要隐藏A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事实。一般而言凶手如果只接触外侧,只需要擦掉外面的指纹。同理,车的驾驶座和副驾驶座都没有指纹,说明凶手不清楚B开车的情况。过度消除指纹,证明有两个凶手,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小屋锁上门又打开窗,也说明现场有两个人(A和B),彼此缺乏沟通。

在Poe的这三个短篇里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而本作的核心构思,正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布局。一般的模仿杀人无非是在现场留下几条物质线索,实行掩盖或者误导,而本作则是在整体情节上深度模仿。可以说,这不只是凶手的模仿杀人,更是作者平石貴樹的“模仿杀人”。

凶手身份非常意外,但作者给了足够的线索,只要看准切入点即可全盘崩坏。作者在挑战读者的时候贴心地画了一个所有人物的不在场证明列表,这里面竟然有误导。

误导
凶手有两个人,只看单人移动自然会一头雾水。

书中的两张漫画风格的现场风景图和幽默的文笔配合得恰到好处,为本书增色不少。

附录中作者还给出了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的另类解读。Poe的这个名篇总共只有三个人物,如果算上有灵魂的房子,充其量也只有四个“人物”,在文学史上早被人反复研究过。作者此处能给出新解,对细节的注意令人叹为观止,不愧是研究Poe的骨灰级专家。

个人对这种欧美古典的再创作完全没有抵抗力。强力推荐。

 

Posted by on September 23, 2014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田代裕彦『シナオシ』(2005)

僕(A)和私(B)的第一人称双线叙述。A杀人之后自杀,但是阳寿未尽,遇见死神,转生成为B回到过去阻止A的罪行,哪怕杀死A也在所不惜。A的灵魂回到过去后进入B的身体,因为只留下很少的一点A的记忆,所以并不记得A的名字,只记得A的杀人动机是复仇。班上同学里面有五个人以“僕”自称,其中一个B的童年玩伴C嫌疑最大。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不断地双线切换。一方面A积极准备杀人计划,另一方面B努力找出谁是A并阻止其计划。B和朋友D小时候曾经历车祸。B在C和D面前被卡车撞飞险些丧命,B认为这是A的行动。

最后A的视角杀人成功,B的视角被人刺死。

叙述性诡计
所谓的双线叙述其实不是顺序发展,而是两个平行的世界。

(1) 在A的世界中,B已经死了,精神进入了D的肉体。A为了给B报仇杀死了D。

(2) 在B的世界中,A的真实身份是C。因为B活着,A=C自然没有杀人复仇的动机和打算。杀死B的是D。

叙述性诡计是《死了七次的男人》和《人格转移杀人》的合体加强版,既有身份混淆,又有时间混淆,外加双视点描写,呈现相当复杂。误导精准而有效。

 

Posted by on September 22, 2014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倉知淳『過ぎ行く風はみどり色』(1995)

本作包含三起不可能犯罪。

一、密室状态下的击杀。

二、降灵会期间的刺杀。当时所有人手握着手在黑暗中围成一圈,降灵会上出现在半空中发光的条带,开灯后发现通灵师中刀死亡,刀上没有指纹。

三、幽灵手的毒杀。一帮人喝茶,第一通没事,第二通有人中毒死亡。

叙述性诡计
第一起案子的主要困难是攻破一个不在场证明。证人其实眼睛看不见,她把另外一个人当成了凶手。
刺杀诡计
降灵师用脚(所谓的“足艺”)装神弄鬼。凶手用脚持刀刺死降灵师。
毒杀诡计
毒下在嘴唇不会碰到的把手上方的杯沿上,第二次倒水的时候把毒冲入杯中。

略显单薄的大长篇。刺杀诡计的可行性成疑,毒杀诡计很初等,单靠一个中等的叙述性诡计撑到五百多页有点水分,如果减到两百多页会好很多。

 

Posted by on September 16, 2014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西澤保彦『聯愁殺』(2002)

女子A回家发现被男子B闯空门,她用哑铃自卫,打电话报警之后晕倒过去。警方赶到现场,B消失不见,现场遗留一本B的学生手册,上面有B连续杀人的名单,A排在最后一页。B很久以前便已失踪不再去学校。

警方调查无果,案件成为悬案。四年后一帮推理作家和当年的一个警察齐聚一堂重新推演案情。在大家推演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线索。

推理一:因为几个受害者之间无联系,所以B其实真正的杀人对象只有A一个人,其他人是作为掩护的无差别杀人。

推理二:B如何从A家逃脱是一个谜,因为A家在一楼,当时A的邻居C听到响动出到走廊查看,阳台外面也有人监视,现场为密室。B事先准备了A隔壁空房的钥匙,遭到A反抗之后躲进空房,这是有准备犯案。B从学校失踪的日期比第一起杀人案的时间早半年,期间他一直在为连续杀人做准备。

推理三:第一个受害者D曾经以某个假名E租了一个房间和情人相会,而B的高中同学里恰好有一个人名字就叫E,说明B和D之间有隐藏的联系,不是无差别杀人。E看上去像是女生的名字但其实是男生,该男生已经生病死掉了。B躲在隔壁空屋的手法行不通,是真犯人故意陷害,穿了B的球鞋袭击A,并在现场留下学生手册。手册上面之前的受害人都写在很宽敞的地方,唯有A的名字写得很挤,显得不自然。

推理四:找到受害人之间的隐藏连接,他们都曾在当地报纸的同一个“读者角”栏目发表过针砭时弊的文章,文末都留有地址。奇怪的是A留的地址和她被B袭击的地址不一样。原来A之前住在另一个地方,因为她的男朋友F出了车祸,她才搬到了新的地址。F出车祸的日期就是B失踪的日子,B袭击A但是弄错了人,结果误杀了F。

推理五:A在报纸上发表的大家不帮老太太过马路的文章从头到尾都是瞎编,但B却因此受到了同伴女同学的嘲笑,情人节那天没收到巧克力,第二天就失踪了。B失踪以后无处可去,被开饭馆的C收留,成了A的邻居。之后C诱使B杀A。密室是因为C做了伪证,在C的房间如果不开窗听不到A房间的动静。

真相 + 叙述性诡计
B袭击A的日期是在B失踪的那一天,地点是在A搬家前的地址。A自卫过程中不慎打死了B,又和男朋友F发生争吵,F出了车祸。A之后搬家到了新的地址。A在B的手册上看到B的仇恨名单,于是联系了D,却反被D勒索。A之后杀死了D和后面的一系列人。A的名字本来在手册的第一页,E在第二页,A把这两页撕掉,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后一页,为了符合杀人顺序。A向警察坦白之后又杀死了警察。

小说开头连续描写A昏倒报警,随后警察抵达现场。这两件案子其实发生在新旧两个地址。

媲美Anthony Berkeley, The Poisoned Chocolates Case的多重推理。最后的真相因为一个出色的叙述性诡计所以变得非常意外。

 

Posted by on September 16, 2014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