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提到诡计抄袭的时候提到这本书,多说几句。
时下大家提起“暴风雪山庄连续杀人”这种模式,总难免提起Agatha Christie的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1939)。我还记得上初中的时候从一本书里读到该书大纲,立时热血上涌,到处想找来看。可惜我们中学的图书馆本来目录里有这本书,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弄丢了,害得我足足等了一年,才从一个同学那里借到。我花了一个下午看完,久久不能自已。后来上大学的时候跟同屋好友(不是侦探小说迷)讲起此书,最后解答的部分故意略过不提,害得那哥们一夜无眠,早上六点钟就爬起来去图书馆看最后一章,回来暴锤了我一顿,口称:“你不告诉我难道我不会自己去看?”一时传为笑谈。
但是And Then There Were None并不是这个模式的开山之作。早在9年前Bristow & Manning这对夫妻档就写出了这本The Invisible Host,布局和And Then There Were None如出一辙。
开篇八个人分别收到匿名邀请到一个地方聚会。大家到了那个地方,很快发现自己被囚禁了。留声机里传出神秘的声音,预告他们会一个一个地死去。房子里所有的仆人都被迷倒,然后发生连续死亡事件:
- 大家按照声音的提示打开衣橱,里面掉出第一具尸体A,大家都不认识。
- 声音告诉大家某处有毒药,想自杀的人可以自行取用。B想毒死其他人便倒毒药给大家喝,结果手拔塞子的时候便已中毒,不久身亡。
- 女人C被吓死。
- 灯突然熄掉,D紧张地按了椅子的扶手,触动机关中毒而死。
- 女人E试图从大门逃出,结果触电而死。
- 再次熄灯,灯亮时F被打死,子弹似乎从外面的庭院射入,G的头皮被子弹擦破。
至此八位客人还剩三位:G、H、I。H借帮助G包扎的机会突然把G打翻绑起来,这时I用刀子顶住G的后背……
不同的是And Then There Were None里面最后所有人都死了,而本作最后活了两人,也正因为这个原因And Then There Were None的布局更加华丽,而童谣杀人、漂瓶解谜的手法也更加浪漫。
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Agatha Christie在写And Then There Were None的时候有没有借鉴本作。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本作在1934年曾经由Columbia电影公司改编成了电影The Ninth Guest,因此绝非无名小说。我个人认为Agatha Christie参考了本作的可能性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