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ategory Archives: novel

芦辺拓『異次元の館の殺人』(2014)

森江春策居然也可以搞科幻设定,和『七回死んだ男』有相似之处。一人死在“海神之间”的密室之中,每次主人公做出一番推理,就会暂时失去意识,等醒来时发现人物姓名发生少许变化(比如“森江春策”变成“淼江夏策”),最要命的是先前推理的核心证据不复存在,于是主人公只好重新推理,如此往复……

一重推理
密室有两扇门,一扇锁了另一扇没锁,凶手移动外面的屏风,使人产生错觉,一开始敲的门和之后拿钥匙开的门其实是两扇不同的门。
二重推理
两扇门变成了一扇门,一重推理不复成立。死者自己在房间里面上锁,凶手在大家开门进入的时候趁乱行凶。
三重推理
凶器变成了无法隐藏的日本刀,二重推理不复成立。凶手在门闩上系绳子,绳子在桌脚、床脚两处拐弯,最后系在靠墙的书架上。书架只有文库本的厚度,靠墙有一个缝隙,凶手在隔壁的“天神之间”拉动书架,带动绳子,拉上门闩。
四重推理
门锁变成无法用绳子拉动的样式,三重推理不复成立。凶手假装尸体,利用时间差杀人。
五重推理
只有一个女性角色,四重推理不复成立。凶手在隔壁的“天神之间”把书架从“海神之间”拉过来,然后放倒一面侧墙变成木地板,从而把西式房间伪装成日式房间,即伪造现场。

当主人公做出了正确的推理,平行世界终于恢复了原状。

五重推理有好有坏,但科幻设定非常有趣,加分不少。

 

Posted by on January 20, 2015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千澤のり子『シンフォニック・ロスト』(2011)

第一章 1.16 主人公A是吹奏部的二年级学生,和女生B恋爱。校园流传吹奏部的情侣二人中一定会死掉一人。
第二章 1.20 吹奏部开会讨论3.25的定期演奏会。
第三章 1.27 十四岁的生日。A的独奏被声部首席女学生C抢去,B安慰A。A和D在桥下的垃圾场发现C的尸体,在翻倒的洗衣机下面,鞋底有泥。
第四章 1.29 学校举行葬礼纪念仪式。
第五章 1.31 女生E来找A,和A说她一直住在A家附近,从小就喜欢A。A在指导E吹奏的时候触到E的手指,被B看见。B因为扣子掉在C的死亡现场而被怀疑。吹奏部成员开会,F承认自己和C交往。F等人认为A打电话把C叫出来说演奏的事情,但其实A当时和B在一起。
第六章 2.6 A在曲谱下面找到一个信封,里面有一张硬纸,是生产日期为07.01.27的牛奶盒背面,上面写着“那天干了什么”。
第七章 2.13 过去在学校里发生过一起案件,一个女生怀孕六月无人知情,被另一个男生刺死,而凶手随即也在警察局上吊自杀。一年级学生E给A送了巧克力。A在B的鞋柜里留了字条约B明天在音乐教室见面。
第八章 2.14 A拆情人节巧克力的时候发现字条,写着“犯罪者受到惩罚”。
第九章 2.15 A和B早上一起在音乐教室排练,离开的时候把备用钥匙放在鞋柜里。G发现音乐教室的空调一直开着,想进屋找不到钥匙,从职员室拿了正规钥匙,进屋后发现老师H被刺死,身上盖布。
第十章 2.19 A发烧在家,受到一张贴着音乐部标签的CD,里面录了部门成员的对话。用来切乐器吹口的切刀丢失不见,所以极有可能是音乐部成员犯案。
第十一章 2.28 有传言说G和H交往。

第十二章 幕间 B从四楼的非常楼梯摔下死亡,尸体淋湿。

第十三章 3.5 音乐部部长承认自己散播“吹奏部情侣二人中一定会死掉一人”的谣言,因此被人殴打。警察出示B衣服里的字条,是情人节前一天A写给B的,但是有人在“音乐室”后面加了两个字,变成了“音乐室下面”,结果B那天没有在音乐室出现。
第十四章 3.9 A演奏大获成功。
第十五章 3.24 真相。

双重叙述性诡计
本作的核心叙述性诡计,是混淆时间和混淆人物的组合。奇数章和偶数章的时间关系非连续,并且奇数章的主人公“泉正博”(A)和偶数章的“日向泉”(E)是两个人。奇数章发生在1990年,偶数章发生在2007年。1990年A是学生,17年后A回到自己的中学任教。杀死C、H的人是B,B从楼梯上摔下是A过失杀人。

双重叙述性诡计很花心思。深度怀疑深木章子『螺旋の底』(2013)借鉴了这一部书。

 

Posted by on January 17, 2015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北山猛邦『オルゴーリェンヌ』(2014)

世界观仍然是书籍审查,发现立毁。开篇是一个悲恋故事,讲一个女子被人从从背后推下摔成无行动力,但意识清醒,记得背后的脚步声。一男子为她复仇,杀死了凶手,并按照女子的要求把她也杀死做成音乐盒,即标题所谓“少女自鸣琴”。

正文是讲主人公和一个女孩的冒险故事。该女孩有特殊的记忆力,无论听到什么歌曲,都可以像音乐盒一样把它复述出来。他们一起在一个几乎被海水淹没的小岛上寻找一个遗失的叫“冰”的部件。一共发生三起命案。

  • 一人被插在很高的铁架上。
  • 在一个翻倒的大楼里,一人死在五层,而现场只能通过四层的窗户进入,六层一边被海水淹没。(因为大楼翻倒,所以四层和五层是左右关系而不是上下关系。)尸体周边散满书籍。
  • 尸体死在密室中,周边散满音乐盒。上方屋顶有一个烟囱,但开口有铁架阻拦,人无法通过。
复杂的物理诡计 + 多重解答
一、凶手事先把一根绳子在铁架上绕了一圈,一头系在船上,另一头自己拿着。死者准备开船的时候,凶手趁其不备把绳子套在他脖子上,然后继续开船,死者被绳子拉起插在铁架上。

二、伪解答:凶手在干潮(最低潮)的时候开车上岛。真解答:凶手用两本书插在一起,架在边缘上,上面搭上平板,造成一座桥,死者踩上去因为桥塌而亡,书散落在下面。

三、伪解答:门冻住。真解答:凶手从烟囱往下吊了一个音乐盒,用蜡封住使其发条不会转动。下面暖炉热空气上升,蜡熔化,发条转动,带动铁丝拉动上方的一堆音乐盒掉落,砸死下方死者。

第二、三个诡计基本上不看作者的示意图无法理解,而第二个诡计的力矩完全不对。虽然我并不喜欢这个系列的世界观,但第二、三个诡计充分利用世界观的设定还是值得肯定。

 

Posted by on January 11, 2015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Paul Doherty, BloodStone (2012)

死者中毒死在密室中,盒子的宝石消失不见。盒子上锁,钥匙挂在死者脖子上。

诡计
犯人管死者借出宝石把玩,说好第二天早上归还。犯人事先在羽毛笔上下毒,死者有咬笔的习惯,中毒而亡。
 

Posted by on January 9, 2015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愛川晶『七週間の闇』(1999)

序章是“六年后”,刑警A和一个小孩的对话。小孩和刑警说,那天晚上来我家的是你哦。

女子B在生产的时候因为胎盘前置引发大出血,昏迷中灵魂出窍,来到走廊上看到自己的母亲,还能看到手术台上的自己。B恢复之后根据自己的濒死经历写了本书。

B在自家上吊,现场气氛诡异,点了许多蜡烛,布置了曼陀罗,还摆设了祭坛。B身着藏族服饰,垫着脚尖上吊,因为尸体靠墙,所以好像抱着墙上的一幅“欢喜佛”的唐卡。B的头上画了第三只“天眼”,身旁掉落转经轮和一块白布,白布上面开了两个洞,似面具。

B的丈夫C是一位著名画家,五年前看了B写的书而相识。B幼年时曾被强奸,并引发怀孕流产(即濒死经历那段),因为这段痛苦的经历,拒绝和C过夫妻生活。B死亡时间C一直在画廊作画,有女子D作证。C卖画的收入很好,没有经济动机。B不久前被诊断出卵巢癌,但C并不知情。当时在家的还有C的老母亲E,但E常年卧床,智力退化,无行动力。警察作上吊讲义,阐述扼死(别人用手掐死)、绞死(别人用绳状物勒死)、缢死(自杀)的差别,并最终根据尸体脖子上的扼痕以自杀结案。

五年后,四岁小女孩F因没有演戏天分被其他小朋友嘲笑。F是C和D再婚后生下的孩子。A找到D说D才是五年前杀死B的真凶,D否认。D小时候和父、母、祖母住在一起,十岁的时候母亲和别人私奔,D因此受到其他小孩的欺负。三年后D的父亲喝酒后在路边冻死。祖母带着D搬家的时候,一个人用绳子背动沉重的地藏石像,在D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D毕业后在东京找到了画廊的工作,遇到B并最终与B结婚。B的精子活力不足,所以D寄希望于人工授精,做了数次手术。

一日D的邻居上门抱怨D的母亲乱扔腐烂的臭瓜,D随后接到母亲的电话,说D抢了她的丈夫。D和自己母亲会面,看到母亲戴了奇异的白色面具。D的母亲假意说要撤出,却突然下手要绞死D,争斗中D反过来用祖母背地藏的手法绞死自己母亲,事后发现死者其实是B冒充自己母亲。D因为屡次求孕未果,暗中买了别人的精子掺入C的精液中,最终成功怀孕。

D离开现场的时候不小心被E看到。F和E一起唱儿歌,E有恢复迹象,D担心E说出自己当年杀人的事情。F在表演排练的时候突然说“我不想死”,疑为当年的胎儿记忆作祟。给D做人工授精的医生G因为经营不善遇到财政困难,向D勒索金钱,不然就公开F不是D的女儿。D买了刀准备报复。

G被杀,现场遗留酒杯,凶手似为熟人。A从G的妻子处获得诊所的手术记录,察知D做过人工授精手术。A调查C和D的不在场证明。D看到一副B多年前画的画,上面的人居然和自己的女儿F一模一样。

真相
D当晚打算去杀G,可是G已经提前被人杀死。D其实是B和C的代孕母亲,她怀的并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得了卵巢癌的C的孩子,而B也不知道D掺入别人精液的事情。当年C叫D来家里早已决意一死,她在头上画了第三只眼睛是为了不让D看到自己的真实相貌怀疑孩子身份。早年强奸C使其怀孕的男人就是B。

结尾呼应开头的伏线。

佳作,说故事很强,但比同一题材的歌野晶午『ブードゥー・チャイルド』(1998)还是要稍差一点。

 

Posted by on January 9, 2015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相沢沙呼『スキュラ&カリュブディス: 死の口吻』

某地发生连续杀人案,警方没有公开报道死因。第一个死者女孩尸体被撕成碎片,女孩A目击,仿佛是传说中的“狼人”所为。女侦探B调查现场,在第一个死者家里找到一个瓶子。女孩C走路碰到奇怪男子,恐慌中逃跑迷路,遇到女同学D。D带C来到自己的公寓过了一夜。

第二个死者在归宅途中死在公园中。三年前,曾发生两起类似的“狼人”事件,当时的第一个死者死于自宅,尸体头颅不见,但切口不似刀口,而像狼人咬断的痕迹。第二个被害者失踪,现场遗留大量血迹。女同学E在教室中突然发狂,挥刀划伤D,被男生F制服。

学生中流传一种叫做プーキー的麻药,传说吃了这种白色胶囊就会招来狼人。A失踪,疑与该药有关。A在教室现身,不停地提到一个叫做G的女生,并且手指头纷纷掉落。

侦探B查到三年前的第一个死者颈部切面的细胞发生自发坏死,并在麻药查出人体唾液的成分。D被同学带到一个秘密基地嗑药,结果被以G为首的五人绑架。

D被救,现场其余五人失踪,并遗留一地鲜血。G刀刺D并饮其鲜血,D的伤口神奇地自行愈合。侦探B和G对质,却误饮有毒的红茶,B在紧要关头开枪击中G,并跳窗逃生。G却没有死。

真相
D和G都有特异功能,伤口可以自行愈合。真正的凶手是男子F。结尾D和F大战。

有不少官能、奇幻情节,可是完全没有推理。差评。

 

Posted by on January 8, 2015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Paul Doherty, Candle Flame (2014)

塔楼里面死了四个人,大门紧锁,窗户很高用梯子都够不着,也自内锁住。

诡计
凶手在推车上垫上梯子然后从窗户离开,之后凶手和另一证人检验现场的时候,凶手负责检查窗户,撒谎说窗户自内锁住。
 

Posted by on January 4, 2015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秋月涼介『迷宮学事件』(2002)

一群学生来到迷宫馆,这里七年前曾发生杀人惨案。当年建筑里住了四个人:男主人建筑师A、A的妻子女主人B、女画家C、女佣D。某晚,女佣D听到女主人B大叫“杀人啦!”,于是赶到主卧室查看。因为迷宫馆特殊的对称构造,一楼并不是完全连通的,女佣必须先从一楼上到二楼,走到馆的另一边,再下到一楼(好像RPG地图)。D敲门,过了许久男主人A出来开门说没事,于是D回房。过不一会D看到A穿着平时的外套进入地下室。

迷宫馆的地下室是一个大迷宫,需要绕来绕去转很多圈才能抵达中心的“冥想室”。这个迷宫的构造象征婴儿的出生路线,而中心的“冥想室”象征子宫。第二日D起床找不到主人,玄关大门没有上锁,而主卧亦自内锁住。D和C闯入主卧,发现B被斧头砍死在房中。D和C叫来了警察和A的弟弟E,大家试图进入地下室,但发现门亦从内部上闩。大家破门而入之后,一路走到“冥想室”,发现屋里地下放着A的外套,里面包着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死婴,而A则不见踪影。也就是说,A回到了母亲的子宫,年龄倒退成婴儿,以婴儿的姿态死去。警方怀疑B自杀,但斧头上没有任何指纹,所以更像他杀。

真相
地下室的迷宫有一定倾斜,其实是上下对称的双层结构,在某处有升降梯似的一个上下分叉,如果从上面走就可以走到“上层迷宫”,来到中心的“分娩室”,如果从下面走就会抵达“冥想室”。“分娩室”在“冥想室”的正上方。这个上下对称的结构,与人耳之中左右对称通向共同中心的“迷路”结构相似。

E和医生F串通,F在B怀孕期间给B开了毒药,使B在“分娩室”生下畸形儿。外人没有注意到B怀孕,也不知道B生下婴儿。A因为孩子畸形所以将它杀死,B大叫“杀人啦!”指的是A杀死婴儿。A把死婴裹上大衣放在“冥想室”的中央,自己则进入“分娩室”。B事先给A下了毒,A在“分娩室”里死去。B不知道A的大衣留在迷宫里,为了制造A杀人后逃跑的假象,用衣服握住斧头柄砍破动脉自杀,所以没有留下指纹。

结尾逆转
C其实是幕后真凶,C的母亲和妹妹为A所杀,所以C替她们复仇。C其实是A的女儿,她的名字“亚由美”三个汉字都是对称结构。C画了很多画对A进行心理暗示。

谜面华丽,解释合理。因为真相的特殊性,公平性无法得到完全保障,是一个小遗憾。

 

Posted by on January 4, 2015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歌野晶午『ブードゥー・チャイルド』(1998)

主人公男孩A脑中残存前世的记忆,他记得自己前世是一个叫做Charlie的黑人,家中有母亲和两个哥哥也都是黑人,自己被恶魔执行黑魔术仪式剖腹而死。A会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一些恶魔画。

A的母亲在A出生之后不久去世,A的邻居小女孩B则幼年丧父,A父和B母随即结合。一日A接到不明女子C的电话找A父,说要谈关于“我们孩子的事情”,并留下姓名“ハリーキン”。A认为父亲和C有婚外情,冒充父亲约好和C会面,但是没有见到。A的继母(B的生母)在家中厨房被刀刺杀,脸上很奇怪的被人撒了盐,身旁掉落一张便条纸,上面画了人形和十字架形的“恶魔纹章”。

每一章的最后穿插一个貌似前世的故事,讲一个黑人妈妈的孩子被人夺走。

A怀疑自己的主页被人入侵,因为上面有恶魔纹章的图案。警方查到出租车司机在案发时间送了一个黑人来A家,看不出年龄性别。B认为A的前世记忆是小时候看的电视节目,于是去A的幼儿园调查恶魔画,但没有得到任何线索。这中间穿插有关黑魔术、voodoo教的灌水。A来到父亲工作的医院调查。

A父在一个旅馆里被人用烟灰缸击中头部失去意识,桌上的一张便条纸画着恶魔纹章。A得知自己的生母曾多次流产,怀疑自己并非母亲亲生。A找到自己父母当年去美国蜜月旅行的照片,以及两张DNA亲子鉴定书,证明自己确为父母亲生。A的伯父说A的生母和神父D有染。A找到D,D否认并说当年A的祖父母多疑,所以A的父母才去做了亲子鉴定。

B调查精子银行。A的新推理认为自己父亲让母亲和C两人受孕,母亲生了死胎,C生下自己,鉴定书是用死胎冒充的。A的腹部有小时候因贯穿枪伤做肠愈合手术而留下的伤疤。B提出A的前世记忆是小时候参加万圣节变装活动时候留下的记忆。

真相
A确为父母亲子,但C是代孕母亲。A的父母以蜜月旅行为名在美国找C代孕,C生下A(Charlie)之后认为A是自己的孩子,在和A母争斗过程中误开枪击中A的腹部。C的名字其实是“ハリーキンデス”,但是A把最后的“デス”听成了“です”。C来日本找A,遇到A的继母,以为A的母亲僵尸复活,所以杀死A的继母,撒盐是为了驱逐恶魔。恶魔纹章其实是C写下的A的汉字名“晃士”,因为C不通日文,所以把两个汉字写得像图画,好像人形和地上的十字架。

核心诡计其实很简单,作者靠专业级的灌水功力撑出了一个长篇,中间不乏几个有趣的误导。

 

Posted by on January 3, 2015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J. Jefferson Farjeon, Mystery in White (1938)

兄妹AB两人圣诞夜坐火车,碰到女孩C和职员D。火车因暴风雪半途抛锚,四人决定下车徒步到附近的另一个车站换乘。四人沿着地上的一行脚印来到一个小木屋,因为迷路所以决定暂时休息。小木屋里面桌上有沏好的茶,地上掉落一把刀,二楼一个房间上锁,敲门无人应答。不久心理学家Edward Maltby和神秘男子E也来到木屋,Maltby也是从火车上下来,而E言行古怪,声称没有搭乘火车。二楼的房间突然可以打开了,但是里面没有人。

大家在火车上遇到的一个老头F之后也来到小木屋,并带来火车上的坏消息——有一个男子G被杀死在自己的车厢里,动机疑为夺取G身上的债券。F和E发生冲突,E持刀从后门窗户离开。

Maltby展示三件证物:一把在来的雪地上捡到的锤子、阁楼上掉落的一个黑皮信盒、纸篓里捡来的一封残信。原来Maltby看到E鬼鬼祟祟地下火车,怀疑他是杀死G的凶手,一路跟踪E来到木屋,沿途捡到锤子,并绊到一具尸体摔倒。信盒里有张卡片上有个人名,Maltby认为就是火车上被掐死的G,是E行凶后来到木屋,藏在楼上时掉落的。信封里的信写给一个叫H的仆人,其中提到一对父女会来木屋小住。

D发高烧产生幻觉,起床跌倒打翻了一片家具。A外出在雪地里遇见开车受困的父亲I和女儿J,DIJ三人一起返回木屋。J讲述她的祖父K和伯伯L原本住在木屋里,二十年前的圣诞夜,I来到木屋听K宣讲遗嘱,K在喝了一杯酒之后突然心脏衰竭而亡,医生M和护士N做出死亡鉴定。Maltby在D打翻的一个家具抽屉里发现一封由N写给M的信,提到小木屋里藏了许多钱。

仆人H现身。原来M和N合谋害死K,之后结婚,还以不公开遗嘱为由勒索L。L被锤杀,N则在汽车附近被人用刀刺死。

午夜时分,墙上的祖父画像突然开口说话……

真相
E杀死G,之后用锤子杀死L。E试图离开现场,但因为暴雪无处可去,回到汽车附近,遇到并刺死N。画像说话是Maltby的把戏,画像的假发后面藏着祖父K兑换的巨额债券。

对话幽默,文笔流畅,说故事很好,缺点是缺乏逻辑,基本靠脑补,并且有一定巧合。

 

Posted by on January 2, 2015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