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Monthly Archives: February 2009

Pierre Boileau & Thomas Narcejac, The Tube (1959)

【第一起密室消失】

科学家A和B聊天时听到实验室里传来一声枪响,奔过去发现科学家C中枪身亡,盛有原子能装置的管子失窃。凶手不见踪影,凶器也不见。出口有门卫监视,确定无人逃出。

管子如果落到不法之徒的手里,可以毁掉大半个巴黎。警察立即出面调查此事。警察P了解到C早上收到过一封挂号信,在信封上查到一枚指纹,属于一个有前科的小偷D。

【第二起密室消失】

警方查到D的行踪。P和A跟踪D到一幢住宅,听到里面传来一声枪响,两人马上冲进去,发现D倒在血泊中。A守住唯一的出口,P把整个房间搜了一遍,却找到不到凶手的踪影!

D身受重伤却没有死。P在医院问他是谁向他开的枪,D说是一个穿着雨衣的人,他不认识,其他的不肯多说。D中的子弹和C一样。

【第三起密室消失】

D伤愈出院。P悄悄地跟踪他来到C家,C的遗孀E在家。D进入C家,过会儿从房子里传来撞门的声音。P和A怕D对E不利,马上冲进去,所幸E有所察觉,把自己的房门紧锁,逃过一劫。但是P搜索整个房子却找不到D的踪影!

P和A来到D的家,意外地发现了管子。警方把管子还给实验室,确定没有泄露。P判断D为凶手,他偷出管子以后把它藏在C的家里,因为警方不会搜索死者的住宅。他伤愈以后去C家是为了取回管子。

【第四起密室消失】

警方本可以就此结案,但P潜意识里觉得E仍有危险,决定继续保护E一个星期。P和A来到E住所。A看到有人在后院,出去查看,这时传来一声枪响,P马上看住楼下,A上楼查看,发现E已中枪而亡。两人搜索整幢住宅,凶手消失不见!E死于同样的子弹。

第一起密室的解答
凶手是A和E。C发觉A和E有染,和A发生口角,两人拔枪,A先出手把C打成重伤。A离开现场和B在一起,C苏醒过来,听到外面有人,想叫人过来,便拔出自己的手枪对窗外开了一枪,随即失血而死。A和B听到C的枪声来到现场,A偷偷藏起C的手枪。
第二起密室的解答
E对D开了枪,藏在楼下的厨房里。A看住楼下,P上楼搜索的时候,A把E放了出去。D因为想勒索E所以没有招出实情。
第三起密室的解答
D来到E宅是为了勒索E。E发觉P在外面,便放D进了自己屋子,藏在大衣柜里,然后从里面撞门,做出有人要破门而入的假象。第二天把D放出。
第四起密室的解答
A先杀死了E,假装看到后院有人,趁机离开P,自己开了一枪,再假装听到枪声上楼。P后来在屋里找到了第二发子弹,成为起诉A的决定性证据。

这本书篇幅不长,节奏飞快,因为从法文翻译过来,没有冗长的句子,读起来毫不费力,是五颗星的不可能犯罪。我接下来对Pierre Boileau的最高作Six Crimes sans Assassin充满期待。

 

Posted by on February 7, 2009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1 Comment

Milward Kennedy, The Man Who Rang the Bell (1929)

公寓住家A在给朋友打电话,突然听到门铃狂响,出门一看,倒下一具尸体。A马上叫楼下的门丁B看住现场。警察赶到,发现死者背后插了一把刀子。初步调查表明门铃响后现场没有办法出入,呈现密闭状态。二楼的逃生通道虽然可以通向外面,但是只有三把钥匙,两把在玻璃窗里,要打碎玻璃才能取出,另外一把在公寓主人C手里。C声称自己没有使用钥匙,而且逃生通道的门被油漆糊住了,说明没有使用过。

警方发现住家D曾经在案发时从自己的窗户出去过。仔细调查发现他与一起珠宝失窃案有关,但是不该是杀人凶手。这条线断了。

警方从证人口中得知门丁B在案发时曾经开小差出去了,B因为怕被C知道了解雇,所以一直没敢说。这样一来B就有了不在场证明。可是住家E夫妇说他们进楼的时候看到了B,究竟是谁穿起了B的制服冒充?

警察指控C的推理
C冒充为B把死者引上楼,完成杀人,按下门铃,从逃生通道逃到外面,再从外面回来。用热风机一类的东东把油漆烘干。
C随后道破真凶及其诡计
凶手是A。他一边打电话一边用自己的手杖接通电铃的两根线,完成自己的不在场证明(既然在打电话,就不可能按门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A把刀鞘藏在了电表里,还把自己的指纹留在了刀鞘上。天底下有这么白痴的凶手吗???

总的来讲是一部不错的早期不可能犯罪。

 

Posted by on February 5, 2009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Leave a comment

Dorothy Bowers, Postscript to Poison (1938)

富婆A的家庭医生B收到匿名信指控他给老太太下毒,B把匿名信交给警方。不久A在自家死了,B到现场查看,认为老太太死得蹊跷,拒绝开死亡证。A当晚吃过一次药,警方在药瓶里查出大剂量吗啡,看来有人把吗啡下在药瓶里。药瓶上只检测出医生B的指纹(B最后拿过药瓶),没有老太太自己的指纹,看来凶手擦过药瓶。

B几个月前汽车里的手提箱曾经失窃,丢了十几片吗啡,可能凶手就是这样得到的毒药。警方不明白为什么凶手不把毒药下在玻璃杯里,而要下在瓶子里。老太太一直和瓶子在一起,要瞒着她打开瓶子丢进十几片药片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老太太有两个孙女C和D,都有财产继承权。老太太本来预计第二天修改遗嘱,却没来得及就死了,是不是有人图谋她的财产?

老太太死后B再次收到匿名信。B将完整的信封交给警方处理。

老太太的女佣E被人杀死。警方在女佣尸体上发现一小片破布,上面有血迹,像是用来止血的。警方找到E的男朋友F,他的手指刚切过一个口子,找医生B缠了绷带,嫌疑很大。

诡计
凶手是医生B和孙女C。B打算害死老太太然后和C结婚获得财产。他自己给自己写的匿名信,然后交给警方,制造无辜假象。他事先把毒药下在另外一个相似的药瓶里,然后趁老太太不注意把两个药瓶调换。他之后把药瓶上的指纹擦干净,再印上自己的指纹,制造出“凶手擦过药瓶,凶手不是我”的假象。

但是他在整个过程中犯了好几个错误:

  1. 他换过的药瓶标签太新,原来的药瓶标签是旧的。
  2. 他最后一封匿名信没有拆开看就交给警方了,这和一般人的心理不符,说明他事先知道信的内容。
  3. 他的吗啡丢失,手提箱却没丢,说明小偷知道吗啡在他的手提箱里。可是除了他自己,还有谁会知道这一点?
  4. 最致命的错误:他把F用来止血的破布丢在E的尸体上,但是F在E死前找他绷过新的绷带,不会带着原来的破布。

这种把嫌疑指向自己的布局让人想到Agatha Christie的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Christie的布局更巧妙。

 

Posted by on February 4, 2009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Christopher Bush, The Case of the Leaning Man (1938)

并不是Christopher Bush的上乘之作。讲的是一个印度王子在旅馆里遇害,死前有一个英国人和一个印度人拜访过他。最后的杀人凶手有一定意外性,关键在于攻破他的不在场证明。

凶手的不在场证明
凶手是一个演员,他让他的朋友A替他出演,趁机杀死了印度王子。之后他毒死A灭口,并把从印度王子那里偷的钱包栽赃给A。
 

Posted by on February 4, 2009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Mike Ashley, The Mammoth Book of Perfect Crimes and Impossible Mysteries (2006) Part 5

21. Richard A. Lupoff, Benning’s School for Boys

一人死在里外上锁的密闭房间里,头上有钝器伤痕,室内有一杯咖啡。

诡计
死者与凶手联合上演被袭假戏,死者从里面锁上门,凶手从外面锁上门。死者喝了凶手准备的咖啡而死。

22. C. Daly King, The Episode of the Nail and the Requiem

这个短篇我接下来会在The Curious Mr. Tarrant中介绍。

23. William Krohn, The Impossible Murder of Dr. Satanus

非常精彩的不可能犯罪。A早上7:02从11层进入电梯,45秒后电梯未经停留降到1层,打开的时候A已经死了!电梯里没有别人,顶上的逃生口从里锁住!

诡计
A事先调快了自己的手表10分钟,起床时让妻子递给自己手表,他妻子于是以为他7:02进入电梯,其实当时只有6:52。A让电梯下到一楼,自己从上面的逃生口爬出来,在2楼叫电梯上来,然后关上逃生口,上到9层,去谋杀B。他的本意是制造自己的不在场证明。没想到手枪被B夺去,反被B打死。B为了处理尸体,把尸体丢进电梯,让电梯自己降到1楼。

这个故事和西泽保彦《解体诸因》里面的电梯杀人案有异曲同工之妙。

24. Peter Tremayne, The Stuart Sapphire

在有人监视的房间里丢失了一颗宝石。

诡计
宝石的主人自己从窗户把宝石丢出去给下面的人。

25. Peter Godfrey, The Flung-back Lid

活人进了缆车,当缆车运行在空中的时候死了!

诡计
死者开愚人节的玩笑。当缆车到站的时候,“死者”蹦起来大喊”April Fool!”看到这个场景的人迷信地以为是诈尸,结果真的把他打死了。汗……虽然前面有铺垫,还是很囧。

(未完,待续)

 

Posted by on February 2, 2009 in anthology, impossible crim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