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ategory Archives: novel

歌野晶午『さらわれたい女』(1992)

小说开头主人公“我”和女子A对话。A让主人公协助伪装自己被绑架,目的是检验老公B是否爱自己。B是一个有钱的经理,果然在B和A一起出行的半道A被绑架,B随后报警。B准备了赎金,结果不等B去交赎金,B的姐姐接到歹徒的电话,说其儿子被绑架,B的姐姐仓皇之下交了赎金。

主人公来到和A事先约定的房间,却惊奇地发现A被人杀死。要命的是主人公和A制定的绑架计划书消失不见。主人公收到凶手电话,要求主人公转移尸体,否则就曝光计划书。主人公无奈照办。警方发现尸体。主人公一个人展开调查。

叙述性诡计
主人公认识的A其实是B的情人C,死去的则是A。B和C一起把主人公设计了。

叙述性诡计构思比较简单,在当年应该算是比较领先的了,后世被别人多次变化使用。

 

Posted by on February 25, 2015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歌野晶午『コモリと子守り』(2012)

主人公男孩A有一个哥哥B。B上初二的时候因为同学死亡被当成嫌犯,受到其他同学的骚扰,B离家出走,他们的父母也因此关系破裂。A长期和母亲住,母亲白天要上班。A看到对面阳台上的邻家两岁小女孩C光着身子玩,疑似被父母虐待。A私下里调查C家,在垃圾袋里只找到些没用的冰激淋等等,没有找到真正的虐待证据。

C的父母把C放在汽车里,自己去打弹珠,被A看到。A怕小孩中暑,把小孩抱回自家。A的手机停用,用公用电话给小时玩伴舞田ひとみ打电话求助。舞田让A报警,A回到家中,却发现小孩不见。舞田在A家找到明褐色的头发,与A母亲的深褐色头发不同,还找到一家便利店的回执,从时间判断是劫匪留下的。因为回执上有女性生理用品,所以推断劫匪八成是女性。因为买了会化的冰激凌,所以家在附近。

B回家发现自己的偶像电话卡被A拿到加油站换了钢蹦打电话,气得把A胖揍了一顿,要A赔偿三十万元,但是A赔不出来。B临走时舞田留下了B的电话。

A找到C的父亲D和母亲E,告诉他们自己在找C。舞田和A找到便利店老板,确认买东西的人是四五十岁的女性,但老板拒绝透露更详细的客户信息。舞田在老板的指引下画了一张疑犯肖像。舞田由回执上的清洁剂推断出水箱类型,又从上面的直径十五厘米的排气扇推断出这是联合公寓的排气扇尺寸。舞田排查联合公寓,找到疑犯女子F,但F否认自己劫走小孩。舞田打电话给DE,他们上门从F手中抢回小孩。

舞田的叔父警察找到A,原因是A为了抢回自己的偶像电话卡,殴打了加油站的店员。

某主妇上厕所,出来以后发现车后座的小孩G失踪,于是报警。与此同时,C再次消失不见,DE报警。歹徒向G的父母和C的父母各勒索五十万赎款,D拿不出来,只好管父亲和哥哥借。D的邻居听到DE吵架,曾向儿童保护机构报警。有人在网上呼吁给失踪的C捐钱。

C的父亲D和G的父亲H按照劫匪指示把钱放在两个不同车站的锁柜里,又按照指示给对方打电话,见面后又按指示交换锁柜密码。两人分别取出对方锁柜里的钱袋。H按指示把钱袋放在一个消防栓处,D则抱着钱袋。有人散播炸弹谣言,引发人群恐慌,D在汹涌的人群中被割伤,袋子也被割裂,九成钞票被抢走,只散落一成的钞票在附近地上。小孩G被救回,但C因为其父母没能遵守不找警察的约定而被灭口,尸体未见。

A的哥哥B的一名同伴I被杀,现场发现H准备的赎金,所以警方认为B和I是绑架案的嫌犯,对A进行家访。A从舞田处得到哥哥B的电话,与B偷偷会面。B否认自己绑架杀人。舞田从C的母亲E的父母处看到C在几个月内拍的照片,照片上C的头发颜色变化。舞田走访附近的几家发廊,发现在十七天内,C的头发按照橙、黑、橙、黑的顺序染了四次。

真相
A屋里捡到的明褐色的头发血型为A,而C的血型为O,所以A带回家的小孩不是C,其实是G。DE两人虐待C至死,为了应付儿童保护机构的调查,绑架了G冒充C。DE之后自导自演两起绑架案,用从I处买来的手机冒充劫匪给自己打电话,并用手机的收信音功能冒充劫匪声音。DE故意把C被劫持的事情泄露到网上,为绑匪因“不遵守约定”而杀人灭口做铺垫。DE把C的尸体藏在冰箱里,为了腾地方扔出了冰激凌(开头伏线)。

真相揭露之后作者又灌了一百页水,主要是A和舞田的互动,和主体案情无关。但从主案来看,推理风趣,布局巧妙,开头有一条伏线埋得极深,确为扎实的本格推理。推荐。

 

Posted by on February 16, 2015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歌野晶午『魔王城殺人事件』(2004)

一行人来到东京的魔王城,看到一个幽灵人物进入一栋小屋,但是大家随后进入小屋,却发现幽灵人消失不见。小屋里面分隔成四个独立的房间,呈“田”字形,房间各有门通向外面,但是彼此之间互不相通。

之后又有人在小屋看到一辆婴儿车,里面有一具尸体。证人拍下照片为证。过了没多长时间,大家再次进入小屋的时候发现尸体消失,并且照片上的尸体亦消失!尸体出现和消失之间门口一直有人监视。

当大家在东京的魔王城看到婴儿车尸体的同时,有人目睹死者在大阪还活着。一天后婴儿车尸体在大阪出现。

解答
小屋中间的十字隔墙可以以中心为轴旋转,旋转之后相邻房间之间出现空隙,便可以在房间之间移动。证人在湖边监视只能看到前面的两个房间,看不到后面的两个房间。照片上的尸体消失是因为有人删除照片,并重新拍了没有尸体的现场照片。同时在大阪出现的“死者”为假冒。

本作包含多起不可能犯罪,完全的诡计流,篇幅不长,十分轻松易读,推荐。

 

Posted by on February 14, 2015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歌野晶午『動く家の殺人』(1989)

开头便交代名侦探信濃譲二死了。

六年前剧团曾经发生过死亡事件。六年后,剧团表演杀人剧,舞台呈圆形,两个部分分隔开。在表演的过程中一人A被B刺伤,原因是道具匕首被人换成了真匕首。警方调查未果,剧团恢复表演,结果在演出过程中,又一次在后面一幕发生凶案,同样是道具匕首被人换成了真匕首,C被刺死。信濃譲二提出几个推理。

推理一
凶手B虽然自己没有作案时间,但是她开门让外人进入后台替换匕首。
推理二
凶手A自己在剧中自己被“刺中”的时候,在舞台上(而非舞台下)替换匕首。

信濃譲二和人发生口角被杀。

真相
舞台内圆部分可以旋转,旋转之后可以打开的内门和可以打开的外门对接,形成通道。C为自杀,动机是六年前的事件。
叙述性诡计
死去的信濃譲二为假冒。

作者初步显露在叙述性诡计方面的才华,虽然是第三部作品,仍不可避免地有些青涩感。诡计尚可。

 

Posted by on February 14, 2015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歌野晶午『女王様と私』(2005)

男主人公A是一个萝莉控,在商店遇到偷手镯的小学生B。B虽然只有十二岁,打扮却是女王范。B的身边连续发生三起杀人案,死者都是B的同学,现场留有水仙花。B的班主任C亦被刺杀,现场有人背着背包出没,A作为嫌犯被捕。警方在几起连续杀人案现场遗留的手镯、偶像照片、手机、刀等物品上均发现A的指纹。A想起来自己和B在一起的时候触摸过这些物品,因此怀疑自己被B设计。B对警方宣称自己不认识A。

A在人偶“妹妹”的帮助下奇迹般地拿到看守的钥匙脱狱。A找到B对质,却再次遇到赶来的警察。A失去意识,醒来以后发现自己神奇地出现在自己车里,人偶“妹妹”在旁边的座位上。B亦被刺死。A找到名侦探D帮自己查找真正的凶手,D却被人杀死在绝对的密室之中。B奇迹般地复活,原来有另外一人E整容成了B的样子……

叙述性诡计
所有的一切都是A的梦。A几次奇迹般地在警察看守下逃脱,都是A自身的妄想。

解答搞成这样真的是玩大了,一点也不好玩。看到最后虽然很意外,但更多的是脱力感。失败作。

 

Posted by on February 11, 2015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歌野晶午『ジェシカが駆け抜けた七年間について』(2004)

第一部分(七年前):女主人公A是一个埃塞俄比亚跑步运动员,来到美国训练,一直使用埃塞俄比亚的时间,所以她的钟表总是有时差。A的好朋友B怀孕流产,对男友怀恨在心。A和B讨论比赛中的完全犯罪。最终B在自己家中自杀,A为没能保护好B深感自责。

第二部分(以B为名的女子):两男子在美国开车路遇走路的B,一段时间后在目的地再次遇到B。两人对B的走路速度感到吃惊,B号称自己有能力分身。之后,两男子在同一时刻两个不同地方遇到B,并有照片为证。

分身真相
两人处在不同的时区,本来有一个小时的时差,但是一块特殊的保留地其实不需要调时差,所以其中一人的手表时间错了一个小时。两人其实是在不同的时间遇到B。

第三部分(七年后):A参加跑步比赛,遇到教练。

第四部分(被B诅咒的男子):比赛中教练C在运动场上被铅球砸死,手里握着A的十字架项链。A在比赛半途因身体不适退赛,有作案时间,A号称项链遗失。凶手B2(名字和B一样,不过一个是片假名,一个是汉字)自杀。

第五部分(七年后):真相。

叙述性诡计 + 误导
埃塞俄比亚时间和公历时间差七年时间,所以五个部分真实的时间顺序为2->1->4->3(5)。B2=B,A在七年后遇到的教练并不是C。文中巧妙的用分身诡计误导读者往“混淆身份”方面考虑,但其实是“混淆时间”。第二部分标题“以B为名的女子”也是同样的误导。

能想出这个诡计,歌野晶午真鬼才!不可避免地用到冷知识,误导已经算是准备得很好了。

 

Posted by on February 11, 2015 in impossible crime, novel

Leave a comment

殊能将之『樒/榁』(2002)

和天狗传说相关的密室杀人。有人看到山上有鼻子很长的天狗怪人出没。一人被斧头砍死在密室中,房门自内上闩,大家破门而入没有看到凶手。

真相
天狗怪人是有人拿着望远镜偷窥女生泡温泉,望远镜看上去像长鼻子。大家破门而入的时候,斧头受到震动从墙上掉下来,砍中下面昏睡的死者。

十六年后再次发生类似的案件,一人消失不见,房门上闩。因为上次案件的影响,大家打碎一扇小窗,用手伸进去拉开门闩,进门之后却没有看到人。

真相
一人打碎了一个贵重的花瓶,为了掩饰,把花瓶碎片放在小窗下面,假装打碎小窗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因为十六年前的案件,大家不敢使劲撞门,而且想当然地认为小窗也和上次一样上了锁,其实小窗没有上锁。

诡计比较简单,但是两起案子之间的联系十分巧妙。

 

Posted by on February 1, 2015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殊能将之『鏡の中は日曜日』(2001)

名侦探A一生破案无数,都被他的粉丝兼助手B记录下来,以小说的形式发表。多年过后,C认为A隐退之前的最后一案“梵贝庄事件”有隐情,重新展开调查。在第一章的最后,C被疯疯癫癫的“我”杀死。

第二章是过去和现在的双线叙事。过去是A的调查,现在是C对过去案情的重新调查。案情本身并不复杂,半夜大家听到惨叫,死者从二楼的楼梯跌落,被刀刺中后背,身上撒满纸币。

A的解答
凶手在一楼死者卧房杀人,之后把事先从二楼垂下来的绳子绑在死者身上,自己假装死者上到二楼,用绳子把尸体拉上二楼,再从楼梯推下。身上撒满纸币,以及庭院里的三个雕像,翻译成法语就是谐音模仿杀人。
C的解答
真凶是A。
多重叙述性诡计
第一章里的死者不是C而是B。凶手身份以及命案发生地点也有误导。最大的叙述性诡计是侦探A其实是女人而非男人,B的小说里把A写成男人。

叙述性诡计技巧纯熟,多重嵌套结构处理得很有条理。

 

Posted by on February 1, 2015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安萬純一『青銅ドラゴンの密室』(2014)

在青铜大龙内部发生的密室杀人案。现场的地板、门都是青铜打造,房间为直径八米的圆形,上方高处有天井,但天井亦密闭。死者头部多处硬伤,仿佛被大龙一口咬死。现场没有找到凶器。

诡计
凶手加热地板,迫使被害者跳到一个金属盘上。金属盘用铁链连到天花板上,通过滑轮连到一个很重的大球上。凶手用这个装置拉高金属盘使被害者撞在凹凸不平的天井上。

诡计尚可,气氛不错。

 

Posted by on January 25, 2015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歌野晶午『ROMMY 越境者の梦』(1995)

一名叫ROMMY的女歌手被杀死在舞台休息室。现场残留烟味,但是ROMMY本人不吸烟,所以很快大家发现死的其实是ROMMY的替身女演员A。中间大量插叙A的苦难成长史,基本和案情无关。一个号称ROMMY之父的男人B是ROMMY的狂热爱好者,在ROMMY死后为了独占ROMMY的身体,把尸体的头和四肢切下,自己拿走了身体部分。现场发生火灾。男子C的假牙遗留在现场,C随后承认自己在打斗中杀死了ROMMY(的替身),但否认分尸。B得知自己拿走的身体是A而不是ROMMY,当场虚脱。

冲击真相
ROMMY是由男转女的变性人,B分尸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人发现这一事实。后来B得知从血检和DNA也能判定性别,自己拿走身体的行为是无意义的,所以进一步纵火销毁证据。

真相比较冲击,但基本没有任何推理,严格来讲也不能称之为叙述性诡计(核心真相剧中人物亦不知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Posted by on January 24, 2015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