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ategory Archives: novel

Elsa Hart, The White Mirror (2016)

故事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年。主人公图书管理员A来到西藏,在桥上发现一具僧侣B的尸体。B肚子上插了一把刀,胸口画了一个蓝把金边白圈的图案,是“白镜”的含义。A在B身上找到红色颗粒。A寄宿在C家,遇到单身旅行家D、贵族E、罗马传教士F、转世喇嘛G、G的领养哥哥H。

B生前是一位唐卡画家。A在B的画室发现一个用来盛红色颜料的空碗,A推测B临死前附近的一处温泉采取朱砂。F从高处跌下,被A救起,F否认被人推下。A带F去附近女人I家中烤火。A在温泉附近发现B用刀刮石头的痕迹。温泉水沾到银器会使其变黑,但B身上的刀颜色并没有变黑,A推测B被人谋杀。

中间插入一则与主线无关的狄仁杰断案小故事。一醉酒朝臣夜里看到路边黑暗中隐藏一人,问话不理,惶恐之下将其打死。死者身份是一名艺人,朝臣因杀人当决,却有一厨子出面自承凶手,因为厨子当晚回家时看见院子里有一生人,以为是小偷,误将其打死,后因害怕所以将尸体搬到巷子里。接下来又有一医生自承凶手,回家时没有看到坐在楼梯顶上的艺人,不慎摔倒,将艺人撞下楼梯摔死,后因害怕将尸体搬到院子里。随后一对裁缝夫妇站出,说前夜请艺人来家里表演,请吃饭的时候艺人不慎被鱼刺卡住喉咙身亡,二人死马当活马医,把艺人搬到医生家门口。

狄仁杰揭示真相
艺人可以表演吞剑,自然不会被鱼刺卡死。凶手是艺人妻子,事先给艺人下毒。

G的父亲是D的兄弟。女子J谎称和I案发一早都在一起,被识破后承认自己在温泉洗澡,见到陌生人经过。B生前画的一副唐卡失踪。D告诉部落首领他知道有人篡改税务收据。有人向J射了两支箭,均擦身而过。

A识破E的真实身份是康熙的密探,E请求A为自己保密。D在洞穴中被人杀死灭口。J的丈夫是康熙的税务官,J暗中调查税务作弊事件,D向J射箭警告。

白镜的秘密
杀死B的凶手是E,他叛变康熙投向拉萨。唐卡中的图案是密码,B虽然参与绘制唐卡,但并不知道其中的秘密。当年有人按照B的唐卡找到G当新的转世喇嘛,但真实目的是为了借机将B安插在当地寺庙中。“白镜”记号的含义是让所有密使销毁密码,改变身份。E在B身上留下“白镜”记号是为了自己能有时间逃脱。B消失的唐卡用来当D的裹尸布,A由此破解了密码。F摔下是因为看到穿黑色外套的E,那件外套本来属于F死去的朋友,F以为看到朋友的亡灵。

较处女作稍逊,主要是格局不如先前宏大。语言保持作者特色,情节方面还是各路人马汇聚一堂的路数,查案重点在于破解各人的真实身份。和处女作一样中段插入精彩的狄仁杰彩蛋。

 

Posted by on November 25, 2016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我孫子武丸『裁く眼』(2016)

漫画家男子A接手在法庭上画犯人肖像的工作。美女B因杀人嫌疑被起诉。死者死于烧炭中毒,B的哥哥当年就是死于烧炭自杀。A被人袭击险些身亡。检方证据出现捏造痕迹,最终B因为杀人证据不足,只被判了十年徒刑。

真相
法庭一人C视B为女神,不想B定罪所以故意玩弄证据使其无效。C因为白内障导致颜色识别障碍,A画的C的肖像在正常人看来很普通,但在C看来因为颜色分布不同而显得面目可憎,所以C袭击A。为什么A潜意识里画的画像能让C看来面目可憎呢?A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能用“超能力”解释……

法庭画家的人设新颖,但最后的核心谜团没法交代,只能用“超能力”敷衍,让人无语。

 

Posted by on November 24, 2016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Clifford Orr, The Dartmouth Murders (1929)

主人公A是大学生,其父亲B来探访。A晚上回宿舍,敲门但是同屋的C不开门,A只好去隔壁屋睡觉,同学D已经在隔壁屋睡下。半夜A听见敲打玻璃的声音,醒来后发现C在自己房间外面上吊,尸体撞在窗户上发出声音。A叫醒D,D说自己喝多了酒睡晕。

唱诗班在楼上阳台演唱,学生E从栏杆上栽下气绝。经验尸,E的后脑有针扎的小孔,C脑后也有类似小孔。至少两名证人证实E摔倒时没有人靠近。B怀疑有人藏在管风琴里,半夜去调查,却在管风琴里看到死去的C复活!复活的C逃跑,AB在管风琴地下捡到三寸长的钢针。

C和母亲F关系紧密。C小时候曾目睹F与一男子亲密,C为此自杀未遂。A想起一人G和C长相酷似,推断B看到的“复活的C”一定是G。B怀疑凶手是教授H,但E死时H没有作案机会,所以排除。F在C死前给C写了一封生日贺信,F认为C是看了那封信所以自杀。C的桌子抽屉被人撬开,里面没有找到信。A在F的相册里看见自己父亲B的照片。

D承认C死当晚自己没有喝酒,只是因为与A的女孩约会不想让A知道,所以装睡。A在C的睡衣里找到生日贺信,信里F告诉C他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G,有资格和C一起继承C的父亲的巨额遗产。G想要说话的时候被枪杀封口。B和F在年轻时偶然相识(红鲱鱼)。

真相
F当年和教授H生下G。H杀死C,指示G杀死E,自己最后杀死G封口。头两起案子的杀人手法是用空气枪射出毒针。

线索很多,但隐藏不够深,很多红鲱鱼过于巧合,结尾过于仓促。不可能犯罪手法即使在成书年代也不能算新,比 R. Austin Freeman, The Aluminium Dagger (1909) 晚了二十年。

 

Posted by on November 23, 2016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東川篤哉『かがやき荘アラサー探偵局』(2016)

1. かがやきそうな女たちと法界院家殺人事件

一人被枪打死,子弹穿过身体击中死者身后的六十寸平板电视,电视的显示屏碎裂后翻倒砸在死者身上。有证人目击死者八点钟看电视,由此可以锁定死亡时间。

诡计
犯人拆下电视防震固定装置,推倒电视,目的为了露出电视后面的白墙,使用投影仪将图像投射在白墙上。证人看到的“电视图像”其实是投影仪图像,作案时间在八点之前。

2. 洗濯機は深夜に回る

有人丢弃洗衣机。捡来的洗衣机半夜三点突然自发运转。

诡计
男子A杀死女子B。A的母亲C扮演B,假装B还活着,为儿子A提供不在场证明。AC二人将B的尸体放进洗衣机搬运,AC埋尸时洗衣机被别人捡走。C半夜潜入家中发动洗衣机,目的为了清楚洗衣机里的死者头发等证据。

3. 週末だけの秘密のミッション

老头A经常半夜开车出去,其妻子B怀疑A有外遇。女子C为了调查跟踪A到了一处工地,下车后被人从后面打晕。

真相
A半夜开车去工地是为了收听棒球比赛,工地的信号好。B跟踪A和C,误以为C是A的外遇对象,所以将C打晕。

4. 委員会からきた男

女子A遇到陌生男子中年绅士B。B的妻子两年前得病死掉。B请A吃饭,并带A买衣服,给A拍照。A晕倒,醒来后发现自己在陌生的房间。

诡计
B杀死女子C,将A打扮成C的模样,假装C还活着,给自己提供不在场证明。B本人也经过化装,其真实长相不是中年绅士。

诡计比较简单,2和4有重复。2、3、4的谜面都有点日常之谜的味道,但只有3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日常之谜。

 

Posted by on November 23, 2016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Catherine Arley, Woman of Straw (1958)

在汉堡长大的34岁女子A在战争中失去双亲和哥哥,靠微薄的翻译员工资过活。一日A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富翁征婚启事,便写了封信回去应征。因为A的信措辞实际,所以很快收到回信,附赠一张机票。A坐飞机按指示到了旅馆,在那里见到男子B。B解释自己是富翁C的秘书,按照C的遗嘱在C死后B可获得两万,但如果A能嫁给C,则A将能获得巨额遗产,B要求A事成后付给自己二十万。A答应与B合作,并按B的要求给B写了支票。B收养A作干女儿,并带A打扮,教给A社交知识。

C半身不遂,整日坐在轮椅上,脾气暴躁。A冒充护士来照顾C,假装不为C的金钱所动,获得C的好感。C与A在船上结婚,几个月后突然死亡。A惶恐之下隐藏C的死亡事实,将C的尸体运回大陆,但终被警察发现。警察怀疑A谋害C,B说自己是A的生身父亲并替A辩护。B向A交代自己的真实计划,如果A因谋杀定罪,按照法律便不能继承C的遗产,B作为C的远亲便将继承C的全部遗产。B是杀死C的真正凶手。警察跟踪B,阻止B丢掉一盘录音带,里面有C的录音,证明A想要谋害C,但这其实也是B设的局。A极力向警察解释B并非自己生父,但没有人能够证明A的真实身份,A终将被定罪。

结尾逆转
A的哥哥其实没有死,他在报纸上看到A的消息,现身替A作证。警方在汉堡联系到A的雇主也可以证实A的身份。经检查B的录像带系伪造,其中C的声音其实是B的声音。A被无罪释放,B被逮捕。

主要人物只有二男一女三个人,彼此互相利用,性格鲜明,对话尤为精彩。叙事节奏恰到好处,比如结婚这样复杂的事情一笔带过,笔墨都集中于一些戏剧化冲突的场景。推荐。

 

Posted by on November 20, 2016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青崎有吾『アンデッドガ ール・マ ーダ ーファルス 2』(2016)

3. 怪盗と探偵

真打津軽偷走商店顾客名单,一男子根据一块步上的“23”数字标示通过推理找到真打津軽,二人当街发生争斗,被警官逮捕。男子展现过人的推理力判断有人走私中国瓷器,原来推理男就是Sherlock Holmes。《环游世界八十天》的主人公Fogg收藏了一枚名贵钻石,怪盗Arsen Lupin发来预约信,于1月19日晚间11:00-11:30之间来偷宝石,警方请Holmes和輪堂鴉夜来助阵。保险机构也派来实力排名第5和第7的两名特工来帮忙。

宝石存放在纯银打制的保险柜中,用来防范吸血鬼和人狼。保险柜放在地下室中,只有从正面过桥经过护城河,由北馆向南馆移动,从楼梯往地下深入七十尺,经过三重锁的铁门,才能抵达地下室。地下室有一个通风口,但上面装了铁栏杆,成人无法通过。Sherlock Holmes的哥哥Mycroft Holmes通过指甲长短判定Sherlock为假冒,其真实身份是Arsen Lupin。上一卷末尾的教授出场,指出宝石是找到人狼的“钥匙”。Sherlock Holmes指出保险公司特工打算抢夺宝石,之后嫁祸给Arsen Lupin。

輪堂鴉夜被车撞后遭劫持,真打津軽将其救回。巴黎警察Ganimard为了抓捕Lupin抵达英国。有人落水,警察将其捞上后发现是一个假人,上面写着“curtain rising”的挑衅宣告。白发怪人将警察勒晕。Sherlock Holmes开枪把地下室铁门门锁打烂,外人无法进入,里面众人也无法逃出,形成完全密室。有人在地面引发爆炸,护城河水涌入地下室,众人在水中游泳。7号特工及时赶到,在墙上开洞将水放掉,但保险柜竟在密室中不翼而飞!Sherlock Holmes破解密室盗窃手法,并指出Lupin身份。

密室盗窃诡计
Lupin装扮成Garnimard进入现场,其助手在外面炸开护城河使河水涌入。助手放下一根绳子,绳子被水冲到通风口,Lupin将保险柜系在绳子上,助手拉绳子取走保险柜。放水有四个作用:使各人游到墙边,灭灯使地下室成为黑暗,弄坏通风口的铁格子,将绳子冲下。Lupin上楼的时候没有发出很重的声音,暴露身份。

Sherlock Holmes指出真的钻石并不在保险柜中,自己放在了Watson的鼻烟盒里。Watson打开鼻烟盒,却发现宝石不在其中!原来Lupin在黑暗中靠近Watson取走了宝石。Lupin逃跑,打开保险柜后赫然在里面发现人头怪輪堂鴉夜!原来輪堂鴉夜一直藏在保险柜中!Lupin和真打津軽决斗,第5号特工也出现参与到争夺之中。玄关的桥倒塌,“教授”带着四人出现,其中Victor是上一卷中的人造人,Jack是新人。

4. 夜宴

二十名警察牺牲。教授的真实身份揭晓,原来他是Sherlock Holmes的一生之敌Moriarty!Jack杀死第7号特工,并致残第5号特工。Lupin与助手丢下宝石,带着银制保险柜逃走。真打津軽与Jack决斗,先扔出石灰袋迷住Jack的一只眼睛,又捏碎第7号特工的心脏,用溅出的血浆迷住Jack的另一只眼睛,趁机奇袭。Jack受到重击竟混若无事。原来Jack的真实身份是Jack the Ripper,Moriarty为其移植了“鬼”的攻击力基因、“不死”的免疫基因,“吸血鬼”的再生和敏锐基因,使其成为无法战胜的怪物中的怪物。Jack将真打津軽打得奄奄一息之后离开。因为护城河水位下降,所以Lupin得以走水路逃脱。教授和手下庆祝胜利,Jack却发现身上的钻石被盗!原来真打津軽的奇袭,目的只是偷走钻石。Sherlock Holmes破解钻石密码。

钻石的秘密
钻石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在内侧浮现红色文字,上面写着“Fangzahne wald(牙齿森林)”,即人狼住所。

本卷比起第一卷本格成分有所减弱,更像是冒险剧,但趣味性不减反增。Sherlock Holmes、Arsen Lupin、教授三人华丽出场,密室不可能盗窃构思奇巧。第四集全是打戏,但战法极富想象力,钻石几易其主。教授和Jack身份揭晓震撼,期待第三卷“人狼”!

 

Posted by on November 19, 2016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John Russell Fearn, Black Maria, M.A. (1949)

女侦探Black Maria出场作。

Black Maria的哥哥A是一位富豪,近距离中枪死在书房,现场门窗紧锁为密室,地上掉落凶器手枪,上面只有A本人的指纹。A临死前听广播,其中播放A女儿B的歌曲。留声机的针停在唱片中间。Maria在图书馆地下找到一截弹簧。

房子里A的几名孩子均有嫌疑。儿子C认为A死于谋杀,女儿D是一名舞者。Maria跟踪D来到一个舞场,看到D被一个陌生男子搂住。A生前曾向财阀E借钱,E的秘书F在A死亡前被判罪,但后来逃脱。Maria查出D和F已秘密结婚,D帮助F逃脱。A生前留下遗嘱,谁能查出杀死他的凶手,便可获得五十万的奖励。

Maria听到C和一女子在房中争吵,但敲门进屋却发现C孤身一人。家中碗柜里的酒杯从中间如刀切般碎裂。女佣G的父亲开店被A收购,不久G的父母亡故,G找工作来到A家。B的打字机送去修理。

Maria的保镖故意在E的舞场挑事,偷出E的文件。Maria找到E,胁迫E写下诬陷D的认罪书,并将证据交给警察。C的女朋友H是声学家,C和H一起构思了一个谋杀情节。那天夜里Maria听到C和女子争吵是留声机。

有人将Maria推下水,谋杀未遂。C在D的房中找到自己构思的谋杀情节抄本。

诡计
房中数人合谋杀死A。H说自己的哥哥在英国的某公司“xxx and Associates”接受了一个职位,但英国公司不用Associates这个称谓,H的哥哥已死。H说案发时听到有人打字,但当天B的打字机送去修理,D的打字机不发出声音。C在图书馆安装弹簧装置,在B唱出高音C的时候丝线断裂,引发扳机扣动打死A。B当晚因为心理压力而没有唱出高音C,A为了听高音C所以放了一张B的唱片,在高音出现的时候被打死。

远距离杀人的密室诡计现在看来很古老,但在成书年代应属原创,后来被无数作品借鉴模仿(包括金田一某短篇)。线索和红鲱鱼数量众多,结尾诡计揭晓的时候加了一个小转折,虽然无关大局,但增加了意外度。推荐。

 

Posted by on November 19, 2016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加藤元浩『捕まえたもん勝ち!七夕菊乃の捜査報告書』(2016)

不是短篇集,共发生四起独立案件。

1. 老人A有喝下咖啡后心脏病发作身亡,咖啡中加入牛奶和砂糖。A的儿子B和女儿C有嫌疑。葬礼前A的尸体在众人面前从棺材中消失,警察无法验尸。

诡计
犯人是A的儿媳妇,在咖啡豆中混入无水咖啡因颗粒,诱发老人心脏病。案发时犯人有不在场证明。犯人倾斜棺材,使A的尸体蜷缩在棺材下半部,只打开棺材上半部的时候看不见尸体,仿佛尸体消失。犯人将A的尸体放在轮椅上,遥控轮椅运走尸体。

2. 某死者硫化氢中毒死在厕所,现场为密室,疑似浇花溶解了花盆里的石灰硫磺,所以释放出硫化氢。

诡计
壁纸后面有秘道。

3. 某商业街店主被刺杀,嫌犯案发当时在看电视转播的体育比赛有不在场证明,邻居看见嫌犯换台。

诡计
嫌犯用镜子反射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换台,邻居看见的“嫌犯”是假人。

4. A和B是夫妻。某物业人员来家中,殴打A后将A锁入壁橱中,又将B从十五楼阳台推下摔死。凶手之后消失,现场为密室,监控录像也没有拍到凶手离开。

诡计
犯人为A,化装成物业人员“潜入”家中,B以为A在恶作剧。A推下B后钻入壁橱,从内侧握住门把,警察从外面打不开以为锁住,用地下掉落的钥匙开门。地下的钥匙没有将门锁住,因为其实并不是壁橱的钥匙,上面的牌子被A事先替换。A出来后假装将警察误认为犯人大打出手,真实目的是将钥匙打飞,替换回真钥匙。

第四起案件的犯人家中发生煤气爆炸,劫持警方的心理专家,主人公开枪将犯人打伤。

结尾逆转
后三起案件的背后教唆犯为警方的心理专家。

四起不可能犯罪:棺材内尸体不可能消失、密室硫化氢中毒、不在场证明、高楼密室坠亡。案情编排较零碎,诡计短平快,结尾逆转是套路,隐约有漫画的影子。

 

Posted by on November 11, 2016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Kel Richards, The Corpse in the Cellar (2013)

原名 C. S. Lewis and the Body in the Basement

一人A在银行被杀,现场为密室,银行家B被关在金库里无法出来,凶器消失不见。

诡计
B杀人后钻进金库从内侧将门锁上,金库的设计是阻止别人从外面进入,但从里面操作很容易。

密室诡计一般,中间大段哲学宗教性质的讨论与主案无关,好在篇幅不长。故事时间设置在1933年,但文字缺乏时代感。

 

Posted by on November 11, 2016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Stanley Hyland, Who Goes Hang? (1956)

大本钟(Big Ben)需要维修,工人在钟下方房间的墙夹缝里发现一具风干成木乃伊的尸体。经验尸死者被沙包一类的软物打死,死时约四十岁上下,身着大衣,脚穿皮靴,头戴帽子,衣服考究但有修补痕迹,口袋里有金币和怀表。表内侧查出指纹,并有刻印Effrenate拉丁文,意指“不受约束”)。死者的丝绸背带上写着“To John. From Alice”。国会议员Bligh与同僚合力调查死者身份。

Henry Ransom从伯父Richard de la Garde那里继承了一座名为Roshy House的宅子,其中有一具雕像上面刻着Effrenate,可以追溯到Henry的祖父Matthew。Henry给Bligh看了一封Matthew留下来的信,落款时间为1953.2.22午夜。Bligh在Roshy House的租房记录中找到署名John Mortimer Townsend Wintour的记录。国会记录中记述某银行行长John Sandleir侵吞巨额银行资产后于1856年服毒自杀,其弟妹名为 Alice。Bligh 等人怀疑John Sandleir摇身一变成为John Wintour。

Bligh查到Matthew Grissell的离婚记录,其妻子Alice后来死于自杀。根据法庭记录,John Wintour欠Matthew 500英镑,因为无力偿还,于1857.2.22.被强行没收了用来抵押的Roshy House。Matthew因为John与自己妻子Alice出轨,所以特意在捉奸的2.22这天拿走John的房子,并于每年的2.22在John的雕像前举行一个蜡烛仪式。

Bligh查出大本钟于1859.7.12完工使用,因此John的尸体只能在完工前几天塞入墙中。因为法庭于1857.7.10正式宣判Matthew离婚,所以Matthew多半便是在那天杀死John。7.10也是John将雕像卖给Matthew的日子。

就在大家以为案情已经了结的时候,突然有人发现死者口袋中有一枚金币为1860年铸造,这就完全推翻了之前的案情推测!死者口袋中查出白色的樟脑球粉末,也是二十世纪的产物。

大本钟在二战期间遭到轰炸而受损,于1941.5.10受到修补,这也是钟楼唯一一次受到修补,因此凶手只能是在这个日子前后潜入钟楼。经查国会记录,那段时间只有22人有机会接近大本钟,大部分是国会议员。

案情揭露
凶手为Henry Ransome,死者为John Salterno,为John Wintour的后人,动机和百年前的案子一样,也是因为死者与凶手妻子有奸情。Bligh的同僚Arthur Forest当年曾发现尸体,Oliver Passmore替凶手Henry掩护(因为Henry的妹妹嫁给了Passmore),脸上被死者抓伤。
结尾逆转
凶手为Oliver Passmore,他的妻子不是Henry的妹妹(全书最后一句话),他的杀人动机是因为死者勾引了他的妻子。

大本钟里发现百年尸体的谜面新颖,历史资料翔实可信。历史案件解决后突然发生案情逆转,先前结论全部推翻,由此引入现代案件,侦探团变成嫌疑人,剧情设计巧妙。美中不足的是收尾丧失公平性,但故事足可给满分。

 

Posted by on November 6, 2016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