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ategory Archives: novel

芦辺拓『ダブル・ミステリ 月琴亭の殺人/ノンシリアル・キラー』(2016)

这本书的装订很奇特,正面是『月琴亭の殺人』,反面是『ノンシリアル・キラー』,中间是用牛皮纸封起来的解答篇。

『月琴亭の殺人』

森江春策应邀到某孤岛的“月琴亭”旅馆,遇到植物学学生A、杂货店女老板B、饭馆老板C、女子D共四人。五人进入厨房,发现绑在椅子上的一名老者E。多年前的森江春策曾参与一桩案子的辩护律师,被告人有不在场证明,但还是被时任法官的E判处有罪。该案的陪审法官是C的弟弟,因为受到良心谴责而自杀。另外几人也均与E有仇。

孤岛与陆地之间有一条陆桥连接,涨潮时海水淹没陆桥,成为孤岛,退潮时则可通车。旅馆前台留下字条后离去,天气预报凌晨四点多退潮,在那之前孤岛与世隔绝。晚上大家找不到E去其房间查看,门窗均自内紧锁,里面空无一人。大家爬上屋顶,看到E在楼下摔死,脖子上缠着麻绳,身上有栏杆碎片,疑似在栏杆上上吊,因为身体太重坠落。屋顶上捡到E的围脖,有人目睹E吃完晚饭上楼,脖子上缠着围脖。

警察于退潮后赶到现场,在E的口袋里发现一个完好无损的煮鸡蛋。

伪解答
上楼的是坐电梯的假人,行凶地点其实在楼下,坠亡是凶手伪造的假象,所以E口袋的鸡蛋没有碎。

『ノンシリアル・キラー』(不连续杀人)

女主人公F怀了恋人G的孩子,主动提出与G分手。G开了公司的车私人兜风,出了交通事故死亡。F所在写作事务所的前辈H小提琴拉得很出色。事务所的职员I加班过度疲劳,回家路上不慎从电梯上摔下站台而亡。

在G、I死亡之前发生过一起案件:女绘画师J怀孕后仍拼命加班,在拥挤电车上被无礼男子K喝令让座。J无奈起身,车上的老绅士L仗义出面指责K的无礼行径。J突然晕倒猝死,让J让座的男子K惊慌失措,为了隐藏身份将身上的公司名牌丢弃,被男子M捡起交给警察。K因为逼J让座致其死亡而受到舆论的谴责,终于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跳楼自杀。F采访老绅士L。捡到名牌的男子M是植物学的学生。

H告诉F一男子在废弃工厂被毒杀。F在电视上看到L被杀的消息。废弃工厂的死者旁发现名片,上面写着植物学学生A的名字。

『ノンシリアル・キラー』真相
上孤岛的植物学学生A系男子X假冒。X杀死A(=M)之后,在A的口袋中发现邀请信,便冒充A来到孤岛。X是跟踪狂,因为暗恋J所以和J坐一班车。老绅士L=法官E。J在电车上起身后,M想趁乱杀死L(和法官有仇,动机在第一个故事里交代),却不慎杀死了L旁边的J,这一切被X目睹。M事后为了嫁祸K所以捡起K的名牌交给警察。X为了替J报仇而杀死K、M。J替K加班所以身心疲惫(伏线),因为G私自开了公家车所以只能挤电车回家(伏线),X因此责怪G、K也将他们二人杀死。
『月琴亭の殺人』真相
森江春策的房门一直开着,却没有看到E吃完晚饭上楼,说明E没有经过森江春策的房间。E是凶手假扮,进入了森江春策前面的房间。只有A、B两个人的房间在森江春策的房间之前,其中B是凶手Y的共犯。Y两次变装,一次变成E上楼(假冒坠亡),另一次变成B隐藏自己真实身份。Y以B身份出场时始终隐藏自己左脸(打伞伏线),是因为左脖子上有支撑小提琴的痕迹,Y=H。Y比天气预报的退潮时间更早离开,是因为天气预报表作假。
精妙布局
第二个故事的凶手隐藏在第一个故事的出场人物中,真实姓名始终没有提及。第一个故事的凶手隐藏在第二个故事的出场人物中,真实姓名在第一个故事中没有提及,只在第二个故事中提及。

本书的对称布局极为精妙,解答篇藏在中间绝不只是噱头。芦辺拓一向以结构混乱著称,难得本书条理分明。第一个故事的诡计流略显老套,第二个故事的伏线流秀逸,二者叠加呼应产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强烈推荐。

 

Posted by on January 3, 2017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John Russell Fearn, Framed in Guilt (1949)

律所小职员A和往日一样上班,进入二楼老板B的办公室之后很长时间没有出来,秘书发现门自内反锁,进门之后看到A背后插刀俯身倒在地下。现场为密室,唯一的一把钥匙在B手里。A口袋里有一枚胸针,邮局回执显示A早上寄了一个包裹。

A当天中午与少妇C会面。C新婚不久,丈夫去了墨尔本之后突然来了一封信说性格不合要求分手,所以C两周前来办离婚。A有一个哥哥也住在墨尔本。A的办公室里并没有查到C离婚案的任何档案。验尸表明凶器呈直角从A背后插入,伤口右侧有挫痕。刀柄上只有B的指纹。C说A曾向自己求爱,自己拒绝。A患有心内膜炎。院子里发现一只弯折的发卡。

B声称自己案发时去了利物浦。B打电话给朋友让帮忙伪造利物浦的不在场证明,遭拒绝。B完全不知道A接手C的离婚案。A死前不久新增了一条保险附加条款,如果自杀则不赔偿。A家中搜出署名C的信件,A死前阅读有关家庭医生的书。C确认A家中信件是自己和丈夫的示爱信,但信上面的地址被剪掉,所以看上去好像C和A之间的示爱信。A的哥哥定期给A寄墨尔本报纸,还建议A给自己寄包裹,自己原封不动再寄回英国,这样看上去好像是墨尔本来的惊奇包裹。

A的指甲缝里检测出肥皂,A可能用肥皂复制钥匙。A家中抽屉里有一封A写的信的复印件,让B归还欠自己的1000块钱,不然就让B的勾当曝光。B承认自己去了伦敦而不是利物浦,但B在伦敦的三个朋友因为不想被牵扯进来,都拒绝为B提供不在场证明。B从事地下黑市交易。C确认A口袋里的胸针是自己的,还说自己之前找不到胸针问过A,但A否认见到胸针。有人目睹A案发早上拿了一个圆形的包裹。

真相
C的丈夫早已在墨尔本自杀,A从哥哥寄来的墨尔本报纸上知道了这件事,所以向C求爱,遭拒后对C怀恨在心。A是压抑型心理变态,为了报复B和C设计自杀,嫁祸给B。A故意制造C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假象,并在口袋里藏有C的胸针。A挑选B没有不在场证明的时候自杀。A用肥皂复刻B办公室的钥匙,将门自内反锁,然后在窗帘棍的一头挂上一枚弯折发卡,将钥匙挂在发卡上,从窗户将窗帘棍伸到楼下院子里,把钥匙丢弃在水沟里(后来被警察捡回),发卡则掉在院子里。A把刀柄插入椅子之间的空隙,自己向后撞入刀子,倒下时刀子留在身体里。A事先阅读解剖学的书,所以知道从什么角度刺入。A在保险里多加了一条自杀条款是为了让妻子得不到赔偿难堪。A给墨尔本的哥哥寄了一张唱片(圆形包裹),里面讲述了案情真相。

中规中矩的警察程式。人物不多,心理布局精细,线索公平但略感明显,密室解法有特色,主要靠心理布局而非诡计支撑。推荐。

 

Posted by on January 2, 2017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米澤穗信《冰菓》(2001)

主人公在姐姐鼓励下加入古籍研究社。

谜题一:女生为什么被反锁在教室内?

解答
工人在一间一间的教室工作之后从外面锁上教室。

谜题二:某校史书为什么连续被五个人在星期五中午借出,然后当天下午便归还?

解答
美术课画画,模特拿着这本书看。

谜题三:主人公的姐姐写信说古籍研究社的旧社刊放在社办的药柜里,社办如今改作生物教室。生物教室开着窗和电风扇通风。主人公为什么在教具室被愤怒的学长赶出来?

解答
学长偷偷抽烟,烟藏在药柜里。

谜题四:某女生的舅舅33年前曾加入古籍社。按照旧社刊的说法,舅舅在“斗争”之后“牺牲”。33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解答
舅舅组织学生运动。学校要缩短文化祭,学生抗争,最后学校让步,但勒令舅舅退学。

谜题五:社刊《冰果》的背后含义是什么?

解答
冰果 = ice cream = I scream。

非常清淡的日常推理,递进节奏掌握得不错。

 

Posted by on December 31, 2016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Bill Pronzini, Schemers (2009)

两起案子双线叙述,彼此没有关联。

第一起案子由Jake Ranyon接手。兄弟二人AB被跟踪狂骚扰。先是AB的父亲C的墓碑被人用酸腐蚀,然后B在自家车库被人袭击,相册被翻动。B闻到犯人身上有很强的肥皂味。Jake家访C的前妻,得知二人当年为了一个叫Jenny的女子离婚。Jenny结婚后育有一子D,Jenny本人于1988年被人谋杀,至今悬案未破。

真相
跟踪狂是D,他有心理疾病,总认为C杀死了自己母亲,因此要找C的儿子们AB复仇。D有洁癖所以总是洗手。

第二起案子由Nameless接手。某富豪A的私人图书馆中藏有一万多本名贵侦探小说,其中八本珍贵的初版签名本丢失,总价值约五十万。保险公司请Nameless出马查案。A与年轻妻子B长期分居。B有一个兄弟C,曾忽悠A为自己投资,导致A的财务损失,但A仍允许C住在自己家里。A怀疑C偷走了自己的书。这八本书分别为:

  • Arthur Conan Doyle,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 Dashiell Hammett, The Maltese Falcon
  • Dashiell Hammett, Red Harvest
  • Raymond Chandler, The Big Sleep
  • James M. Cain, 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
  • Ellery Queen, The Roman Hat Mystery
  • Agatha Christie,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 Rex Stout, Fer-de-Lance

A和Nameless在图书馆门外听见里面传来一声枪响,大门上了双重锁,二人破门而入,只见C倒在地上被猎枪打死,B则神智模糊倒在一旁。现场沙发上放着一摞另外八本不太值钱的书。猎枪本来上了膛挂在壁炉上方,扳机触发压力减轻到了四磅,枪身上检测出B的清晰指纹,但没有查出C的指纹。A认为BC二人是偷书贼,图谋第二次作案,动机是为了卖钱。B清醒后只记得自己酒醉,否认自己开枪打死C,也否认偷书,但除了B没有别人能完成密室杀人。

密室真相
A将BC二人灌醉放入图书馆中,将猎枪塞入C的口中,手指抠在扳机上。C苏醒后感觉到嘴里有金属物体,想抽出手来将物体移开,触发扳机饮弹而亡。A害怕血溅到书上损失价值,所以提前将附近书架上的名贵书移开,露出马脚。丢失的八本书其实还在图书馆里,A将它们换了书皮摆在别的地方,书皮伺机运出。A的动机是怀恨BC,所以制造密室杀人嫁祸于B。

以侦探小说收藏作为谜面,包含一起不可能盗窃和一起双重监视密室的密室杀人,解法干净利落,线索用到推理收藏的专业知识,十分对推理迷的胃口。推荐。

 

Posted by on December 29, 2016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John Russell Fearn, The Murdered Schoolgirl (1945)

军官A来到Black Maria所管辖的女子学校,托付自己的女儿B。A临走时留下一个亲戚的地址作为紧急联系方式。Maria注意到A身上的日晒痕迹为伪造,确认地址后发现地址为假冒。

B在晚上11:30熄灯后来到科学老师C的宿舍,询问天狼星的位置,被生活老师发现。B谎称C对自己欲行不轨,C因为违反学校规定被开除。B对女生D不敬,D来领另外两名女生施加报复,将B、E、F三女生捆绑后脱下鞋子,丢弃在树林里。D和两名伙伴等了一个多小时没有见到B、E、F三人出来,回到树林里发现B在树上吊死,E、F二人被打晕。

B被一根丝绳吊死,绳子上面系了一种特殊的三重结。树枝上中部和根部有两处绳子拉过的痕迹。B的真实年龄在23岁之上,而不是谎称的16岁。B的鞋子为巴黎制造。现场没有凶手足迹。Maria发现绳子上沾了一种丝线,与E身上的裙装材质相同。B的尸体消失,之后在石室重现,尸体的左臂被人用紫外灯烧灼只剩骨头。石室的入口大石只有强壮的男人才能提起。

化学老师G在实验室里使用定影液。Maria在G的实验室发现紫外灯,以及G和B的合影。Maria推测G就是A,真实身份是B的哥哥。警察在B的死亡现场捡到一根C的钢笔,将C作为嫌疑人逮捕。Maria找到G显像的照片,上面有半截化学式。

Maria沿着天狼星的方位走到一处锡矿,被人袭击,Maria手表丢失。Maria回到学校召集学生问话,D说没有人半夜出门。Maria检查学校女生的鞋子,发现B鞋柜里的鞋子上面沾了土。E举报D夜里出门,并说在D的衣服里找到Maria丢失的表。D承认出门,但否认拿了Maria的表。Maria发现E手臂受伤,与自己前夜袭击疑犯的位置相同。E的眼睛是棕色,但其父母眼睛均为蓝色,生物学上不可能为E的父母。

E被人掉在柜子里险些丧命,幸亏Maria发现及时得救。E害怕被杀,收拾行李后逃走,半路又被截杀。Maria及时发现,再次救下E。G声称和植物学教授下棋所以有不在场证明,但教授记忆模糊。

真相
G和B的父亲是研究爆炸物的化学家,将分子式分成两半用酸分别刺在G和B的胳臂上,只有阳光照射的时候会显现。B死后G偷走B的尸体,用紫外灯照射使刺青显现,拍下照片后销毁证据。杀死B的凶手是E,她因为力气不够没法将B举到树枝高度,所以只能用绳子拉,在树枝上留下两处擦痕。丝绳上沾有丝线是因为静电吸引,说明E曾将丝绳带在身上。E两次被人追杀均系自己伪造。E受到其继母的指使杀人。

线性剧情,线索公平,凶手身份有些显然,还是用到少量科学知识。烧毁尸体胳臂的设定不错。

 

Posted by on December 29, 2016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西澤保彦『悪魔を憐れむ』(2016)

1. 無間呪縛

某房间相传有“心灵现象”,物品会自发移动。23年前幼女A在屋中死亡,死因是被一座钟击中,现场为密室,尸体被母亲B发现,钟上面没有B的指纹。B和母亲C关系紧张,因为B想要钱买安眠药但C不同意。C看电视时候盖的毛巾毯丢失。女子D有很大的犯罪嫌疑,但案发时有牢固的不在场证明。D的女儿曾听到父亲E骂D,说D杀死了A,并将D推下楼梯。

男子F与女子G相恋,G在交通事故中丧生,F生无可恋点火自杀。F死后找不到护照。

“心灵现象”解答
冰箱门触发定时开关,钟进入墙里面的暗道,由传送带运到天花板上掉下。
“真解答
B怀恨C所以每晚进行“谋杀仪式”。A偷偷溜到屋里看电视,怕被大人发现所以藏在毛巾毯下,被不知情的B勒毛巾毯致死。E坚信D杀死了A,在强烈的心理暗示下制造秘道,伪造D杀人证据。F活在单相思的幻想中,飞到洛杉矶假装G给自己寄信。

2. 悪魔を憐れむ

老师A从五楼跳下摔死。十一年前A的学生B自杀,留下怀恨A的遗书,A因此一直活在心理阴影中。现场找到A留下的遗书。案发前证人进楼检查,看到电梯从三楼下来,之后没有人进楼,案发后电梯却停在五楼,说明证人查楼时A可能已在楼里。

真相
A看错海报上的雌雄符号和字母X、P,以为是“故障”二字,认为电梯故障,所以没有坐电梯而是爬楼梯上楼。A上到三楼进洗手间休息,被三名女生以气锤误击,女生们为了掩盖A头部伤痕将A的尸体从三楼丢下。A本意是要进楼上吊自杀,因此身上带有遗书,凶手坐电梯上五楼放置遗书。

3. 意匠の切断

高二女生A一人独居,男孩B经常出入A家,B另有一同学C。一日,老人D在野猫出没处发现被切断的B的头和手臂,另一老人E在公园喂鸽子的地方发现A的头和手臂。A的班主任F因为A没有上学所以家访,在家中发现C的全裸血尸,以及A、B二人的无头裸尸。C胸口插入菜刀,与切断A、B的凶器不同。前年当地曾发生一起分尸案,死者为女性G,死后头、手、脚均被切断,分别弃置于多处。

真相
A常年与B、C二人在家淫乱,被住在隔壁的男孩H听见。H按耐不住将G劫持到家中强奸,误将G杀死。H向生母F(A的班主任)求救,F将G分尸丢弃。F认为是A导致自己儿子犯罪,因此杀死A、B、C三人。F将A的头和手臂放置在喂鸽子的地方,是因为F一直觉得鸽子很吵,多次向E抗议无效。F将B的头和手臂放在野猫出没的地方,是因为儿子H不喜欢野猫。

4. 死は天秤にかけられて

男子A坐电梯上了酒店9楼,中间离开,回来之后却上了7楼。12楼某房间的女子在浴室滑倒,声称A在后面打招呼所以自己没有站稳。第二天早上A从酒店5楼离开。

真相
A当晚杀人,叫了四个女人来给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四个女人都不肯承认自己是备胎,所以都说A和自己在一起。

匠千暁系列最新作。各部作品都有点开脑洞,第一篇的密室解答和第三篇的奇葩分尸动机都不似正常人所为,第二篇有点巧合流,但至少保证了本格度。整体尚可。

 

Posted by on December 29, 2016 in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竹本健治『涙香迷宮』(2016)

开头一起凶杀案,死者倒在围棋盘边上,盘面留有一局棋。

一行人来到一座新发现的黒岩涙香隐藏别墅,在里面发现十二间以十二天干为名的屋子,每间屋子里有四首和歌,一共四十八首。这四十八首和歌当中隐藏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密码。

密码破解
分若干步破解。

第一步:四十八首和歌取每句的头一个字,可以连成第四十九首和歌,其中隐藏“椿”、“榎”、“楸”三字,推出第四个字为“柊(ひいらぎ)”。

第二步:经过一系列复杂变换:ひいらぎ->ひひらき->ひひら->ひひらかす->囀かす->轉->転->うたて->うる。

第三步:按照“酉”和歌的暗示,将第四十九首和歌从中间分为两半,开头第十个字“ひ”和第二十个字“き”取出,连成“ひき”。

第四步:将第二步和第三步组合成“うるひき”,对应天花板上二十八宿星图中的“女(うるき)”星和“斗(ひきつ)”星。打开天花板上这两块板,发现两首新的回文和歌。

棋局真相
杀人棋局是一种特殊的连珠珍珑,一步步可以下满整个棋盘。凶手杀人动机是为了把棋谱占为己有。

以后凡是谈到日文密码肯定少不了这一本丰碑式的作品。能够构造出这么轰轰烈烈的四十八首和歌,作者的文字功力委实不同凡响,但实在让人提不起阅读兴趣。

 

Posted by on December 28, 2016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浦賀和宏『緋い猫』(2016)

女子A的男朋友B涉嫌谋杀两名好友。B失踪,A到B长大的农村寻找B的踪迹,在那里遇到三色花猫,项圈和自己养的猫一样。A结识的记者C也拜访村子。A在仓库里发现尸体,经B的父母确认为B。小孩D和A在一起的时候不慎滑倒身亡,D的母亲狂暴之下烧焦花猫。A被B的父亲囚禁,失去视力后被村里男人轮番蹂躏,绝食自杀未果。A在绝望中听到C的声音,C安慰A说很快就会将A救出,这也成了A唯一的精神支柱。A的父亲来解救A,并将村民关入仓库放火烧死。A抱住C离开村子。

结尾冲击真相
警察发现C的尸体,A抱住的C其实是烧成妖怪模样的猫。

所谓的冲击结尾,不过是B级小说的套路,或许可以算作是叙述性诡计?整体失望。

 

Posted by on November 28, 2016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若桜木虔『空中密室・水中密室 W殺人の謎』(1993)

本作包含两起密室。

空中密室:证人目睹戴墨镜口罩的A进入缆车,缆车抵达目的地开门,只见A被人刀刺死,车内一片血海。刀柄上没有检测出指纹。

诡计
凶手事先抓住A,抽出A的血迹,然后冒充成A进入缆车,在车内洒上血迹装尸体,待缆车开门后再利用证人报警的时间差替换尸体。

水中密室:在众人环视的游泳池中突然出现一具女尸B,死因是绞杀。有人目睹B上厕所,但没有人看到B从楼里出来。

诡计
犯人用可溶布包住尸体和泥沙,使其沉入池底。犯人事先在可溶布上喷了防水涂层,所以过了四十分钟可溶布才溶化,尸体浮上池面。证人看到的B上厕所是犯人冒充。

一半篇幅是纯本格推理,诡计尚可。另一半则是描写女主角与年轻警部丈夫新婚生活的纯官能小说。这两部分独立共存互不干扰,奇葩作。

 

Posted by on November 27, 2016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Clifford Orr, The Wailing Rock Murders (1932)

主人公是将近76岁的私家名侦探A,受到干女儿B的邀请去CD夫妇家中做客。同在家中还有CD的女儿E、B的丈夫F、朋友G、夫妇HI、仆人J。A晚上看到B的房间灯灭,但是顶阁的灯亮了起来。A去敲B的房门,没有应答,大家破门而入,发现B喉咙割破死在房间里,现场没有找到凶器。

当地流传哭泣石头的恐怖传说,大家听到洞穴里传来哭泣声。警察来到现场。D太太梦游。G向A承认自己杀死了B,动机是嫉妒B选择了F。G将擦拭过的凶器刀交给A,A气愤之下用手杖打碎了窗户玻璃,将G反锁在顶阁后出去找警察,经过海滩的时候被人从暗地打晕。警察发现晕倒的A,将其搬回屋内。A身上的凶器刀和手杖均消失,在A晕倒的15分钟内有人用该刀杀死了顶阁里的G,手法同样是割破喉咙,但顶阁的钥匙仍在A身上。A离开顶阁的时候曾将手电筒忘在床上没有取走,但现场没有找到手电筒。

A看到I太太的衣服上有血迹,疑似H抱着I的时候沾上。H手上有伤痕,据H自己说是在打网球时用刀割断拍子线不慎划伤。法医在有人被锁在附近的另一座房子里,原来CD将D的母亲K锁在密室里长达十一年。K说亲眼看见C将自己儿子L推下悬崖。仆人J承认自己听从C的指示跟踪A,并在海滩上将A打晕,但否认杀死G。F在大厅捡到B房门的钥匙。警察检测出顶阁内侧门把的血指印为E所留。E承认在B死后去了B的屋子,用手摸了B的喉咙,之后又去顶阁开了灯,并在门把上留下血指纹。E说将L推下悬崖的是自己母亲D而非C。A将D催眠,询问D是否当年杀死L。D陷入狂躁状态自杀身亡,A十分后悔自责。

双重叙述性诡计
杀死G的凶手是A。A在海滩上被袭击后恢复意识,返回顶阁杀死了G,然后晕倒在楼梯上,之后被警察在楼梯上发现搬回屋里,手电筒被警察从A手里顺手取走。一重叙述性诡计:故事以A的回忆录形式讲述。二重叙述性诡计:A晕倒在海滩上->分隔符->警察把晕倒的A搬回屋里,中间地点切换。文中有描述D经常短暂失忆,所以上了岁数的A短暂失忆并不显得十分突兀(虽然对读者并不完全公平)。

两起命案,重点在第二起密室杀人。结局揭晓极为意外,作者竟然使用了在成书年代十分罕见的双重叙述性诡计,没有刻意强调密室便将密室之谜轻松解开。这种叙述性诡计当然不可能绝对公平,不算犯规。推荐。

 

Posted by on November 27, 2016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