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ategory Archives: novel

小林泰三『ドロシイ殺し』(2018)

发生在OZ国的连续杀人案件。反叛军女将军Jinjur在警备室室被杀,脸被人划烂,大量血从门里流到走廊外,门口有人监视。地球上的现实世界一声巨响过后,Dorothy满脸玻璃渣倒地不起。OZ世界中的Dorothy在自己房间被杀,脸被机器人Tik-tok打烂,Tik-tok则倒在Dorothy身上,因发条走完而不记得发生了什么。稻草人在众人环视下浑身起火烧死。

真相
稻草人说了一句话中有“身内”一词,本意是“亲密朋友”,而Jinjur误以为是“亲属”。凶手是Dorothy的姨Em。一开始大家认为凶手先杀死Jinjur,后杀死Dorothy,因为Jinjur拦在门口谁都不放进去,所以推得犯人杀死Jinjur后进入内室,但这样内室与接待室之间就应该有血足迹。其实是Em先杀死Dorothy,后杀死Jinjur,离开现场时因为是老太婆所以没人注意到。地球与OZ国之间有龙卷风通道,Dorothy乘坐龙卷风从美国Kensas州来到OZ国,但“美国Kensas州”不是现实世界中的Kensas,而是虚拟世界中的地名。Dorothy的分身在日本。地球上还有一个老婆婆,是OZ国Ozma公主的分身,也是住在日本的Dorothy的姨,但她与来到OZ国的Em没有关系。现实世界的Dorothy对应虚拟世界的Jinjur。Em偷偷在稻草人的裤子放了火柴将其烧死。

今次的虚拟世界设在OZ国,作为系列第三作有些审美疲劳。在先前现实、虚幻二重世界的设定基础上成功搞出了新花样,但所谓的“密室杀人”徒有虚名,推理的切入点也较为牵强。

(感谢木海指出泄底中的错误,已更正。)

 

Posted by on May 10, 2018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鳥飼否宇『隠蔽人類』(2018)

一群日本人类学学者来到南美考察某部落,暗中采集了部落女子A的经血,与考察团成员B的血样做DNA对比,发现相似度极低,所以A是传说中的“隐蔽人”。部落人有割下死者人头露天风葬的习惯。某风葬死者的血样与A相同,也是“隐蔽人”。B被杀,头被割下,弃置于露天风葬墓地。

真相
犯人是考察团成员C,他自己是真正的“隐蔽人”,替换了A的血样,被B发现后杀死B。C割断B的头,伪装是当地部落土著行凶,但他并不知道土著不会随意弃尸。C杀死所有其余考察团成员和除A以外的所有部落成员。

C将A带回日本,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发现新人类。C上身赤裸住在展厅内的小屋里,展厅入口需要虹彩认证,只有C本人、副教授D、女助教E能认证,小屋入口需要滴血DNA认证,只有C本人能认证。C从小父母在交通事故中身亡,自己是“隐蔽人”的DNA秘密只有自己和恋人女医生F知道。日本人类学第一人G教授来参观,C打开展厅门让G自由参观,并告诉G走的时候把门关上,自己去上课。九十分钟后G上完课回来,发现G与A均不见踪迹。

伪解答
D用C擦鼻血的纸开门。
真相
A用自己的血出了小屋,跟着G出了展厅。E给A穿上衣服并收留了A。A会说日语,DNA与C一样都是“隐蔽人”,所以能出小屋。结尾A向C挥锤子。

美国留学生H在教员室发现E和A的断头尸体,并在展厅发现C和F被锤子打死的尸体。D指认H是凶手,因为现场没有发现割头的凶器刀,只可能是第一个进入现场的H拿走。

真相
A用锤子杀死C和F,E自杀,A割断E的头,挪到别处安葬表示敬意。D杀死A。G一直藏在柜子里目睹一切,G割断A的头并藏起刀子。最后G从柜子里冲出来杀死H和D。

G检查A的DNA并没有查出“隐蔽人”,与儿子一起去南美考察。南美部落曾遭受陨石撞击。G与儿子挖出多具遗骨,其中一个脚趾骨上检测出“隐蔽人”的DNA。警察捡到给日本科考团带队的哥伦比亚向导的手机,里面有日记。G从C的牙刷取得C的DNA样本,和标准人DNA做比对结果一致,但G和儿子的DNA与“标准人”匹配不一致,显示C不是“隐蔽人”,而G和儿子是“隐蔽人”!

真相
日本人全体和标准人类的DNA不一样,所以日本人都是“隐蔽人”。C之前用的“标准人”样本是某日本人H,因为C有外国人血统,所以和H的DNA不一致,导致C误以为自己是“隐蔽人”。其实H和其他日本人一样是“隐蔽人”,C和A是“标准人”。结尾研究室秘书I杀死G和儿子。

结尾陨石飞向日本岛。

并没有看到腰封宣传的惊天诡计。结尾意图戳破DNA匹配的盲点,但是感觉玩儿得有点过火,以至于最后的解答不太能够成立。二重密室解答脱力。

 

Posted by on May 10, 2018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秋保水菓『コンビニなしでは生きられない』(2018)

1. 主人公男生A在便利店打工。一日新来了一位打工女孩B。蒙面强盗进店抢劫,从B手里抢走十万元。因为门铃只想了一次,说明犯人还滞留店中。店里共有三名顾客,地下掉落三张一千元的钞票。

真相
犯人抢了一百张一千元的钞票,想出店时看到门口站着一位女警,因为心虚退回店中。犯人把钞票夹在杂志书页中隐藏。

抢劫犯是惯犯,被擒获后只承认自己抢了七万元。

2. 一老太太反复进店买东西找零。

真相
老太太不小心付了一百韩元,为了店员能把一百韩元找回来,不断买东西找零。

下雨天A忘记带伞,B打伞送A回家。

3. 店里来了一位四五十岁的大汉买“一番赏”(动漫的特等奖抽签),还买了小尺寸的丝袜。大汉之前带一幼儿园小女孩来店里,小女孩与某店员小孩是幼儿园同班,其父亲出差在海外,大汉买了东西之后跟小女孩说“不要告诉你的真爸爸。”小女孩消失,店员听到大汉用变声器讲话。种种迹象表明大汉是儿童绑架犯。

真相
大汉买的丝袜其实只是长袜。变声器其实是普通耳机,大汉紧张时说话声音变高。小女孩失踪是自己躲进商店里间,想要拿抽签奖品。

4. (回忆过去)店里连续发生物品失窃。店长注意到失窃日都在店员C轮班的日子,怀疑C是小偷。C跳楼自杀。C死后不久店员D的钱包再次被盗。

5. 主妇买东西,付账时给了A一万元,A因为收银机里零钱不够去取零钱,主妇去拿忘记的牛奶,回来时一万元已被取走,主妇于是又付了一万元。主妇事后想起自己多付了一万元,回店里询问,一万元离奇消失。店长检查监控录像,因忘记密码无法调出录像。大家各自检查钱包,都没有发现一万元,最后清点现金收纳箱的时候在里面发现多出的一万元。

真相
一万元上沾上红色印记,而店员E的钱包里的两张五千元钞票上也有红色印记,E是犯人。E安排值班时间,让自己可以和C一起回家。E与C交往。E才是连续盗窃案的犯人。抢劫案中强盗只抢了七万元,剩余的三万元为E所为。连续盗窃案后E怂恿店长在商店各处安装摄像头,目的是为了拍下D工作时间喝酒的画面。
结尾逆转
收银机里本来有几十张五千元钞票,案发时却不见,因为有人故意移走。B其实是死去的C的姐姐,进店打工是为了报复E。抢劫案中门口的女警和一万元案件中的女顾客是B的母亲,一百韩元案件中的老太太是B的祖母。B给抢劫犯寄信提示抢劫。B故意制造儿童绑架案等一系列案件,目的是为了让店长安装摄像头,拍摄E盗窃的证据。

便利店背景的日常推理,结尾逆转消除了之前解答的违和感,展现出作者扎实的伏线回收能力。

 

Posted by on May 9, 2018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吉田恭教『亡霊の柩』(2018)

某男子A在暴力团枪击案中被人连开十六枪打成无面尸。

某女委托人找到私家侦探寻找育儿院毕业的男子B。B于六年前失踪,毕业后在某涂装公司就职,后来去了一家印刷公司。侦探查出B在八月份身亡,死因是车内中暑。B于去年与女子C结婚,C的前夫D于五年前去世。侦探查出死亡的B身高180cm,但B实际身高不到170cm,而且二人相貌相差很多,有可能是死者盗用了B的身份。D当年也是死于中暑,C从两任丈夫离世总共获取九千万元人寿保险。

男子E与妻子F入住旅馆,F去便利店买卫生巾,回来发现E在房间被害。便利店的监视录像拍到F的身影。旅馆的监视录像拍到一口罩男进入E的房间,之后持刀离开。

C提供亡夫B的DNA。警察查出B与当年的A案件相关。A当年偷盗放火,无恶不作。A有一个同学G当了船长,现已死亡。E是渔船的船员,DNA与C车内找到的毛发一致,但C声称不认识E。在F离开旅馆房间之后,E给朋友打了一个电话。G的前妻和长女在一场火灾中烧死,G后来死于出海事故。

警察调查G的事故,某一天G在风暴中出海,最后船漂回,但G不知去向。F原来是G的妹妹。警察怀疑C的亡夫其实是G,拿到G父亲的遗骨与之做DNA匹配,却发现二人并没有亲子关系,而且他与G的儿子也没有亲子关系。旅馆五楼的水管脆化。

诡计
F假装去买卫生巾,变装成口罩男返回,用电击枪把开门的E电晕,没有马上杀死E,而是故意拿菜刀出门,换回衣服骑车去便利店制造不在场证明,再返回现场假装第一发现人。F用镓元素制造的菜刀杀人,之后把菜刀在热水中熔解冲掉(镓的熔点为29.8度),引发水管脆化。G盗用B的身份。F给G混用胃溶性和肠溶性的两种安眠药,使得药物缓慢吸收,把G关入汽车后从外面用遥控器锁车。F选用这个诡计的原因是C的前夫也死于车内中暑。F杀死G是因为不想G结婚,杀死E是因为E知道G还活着。E曾坐过C的车,所以在车内留下头发。G的儿子是其前妻的私生子,所以与G的DNA不匹配。G父亲的遗骨被替换。

两起命案,各种大小诡计,其中一个消失凶器的诡计前所未见,习惯性地用到冷知识。

 

Posted by on May 8, 2018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笠井潔『哲学者の密室』(1992)

本作主打现在和过去两起三重密室。

现在密室:资本家A的母亲和姐姐当年均在死在纳粹集中营,只有A的父亲奇迹逃生。27日一位玻利维亚的老人B来A家商讨银矿收购事宜,29日B死在A家东侧三楼的塔楼房间内。B的死因是头部遭受剧烈打击,同时背部遭受刺伤。B的右手拇指根部有利刃划伤,身上戴的手表慢了七分钟。地下掉落一把纳粹卫队的短剑剑柄和一枚五法郎硬币,剑柄上有“SS”字样,但没有找到剑刃。房间南侧通向露台的门从外面钉死,东侧离地面三米有一个用铁栅栏封住的换气窗,西侧房门通向外面的小走廊,走廊中有楼梯通向下面二楼。案发当晚12:07时A与医生C在二楼书房听见楼上传来巨响,从书房楼梯上三楼查看,见B倒在地下,房间里没有其他人。12:30有一女人向警察打电话匿名通报杀人案。二楼除了A、C二人外,还有女子D和保镖E二人提前回卧室休息。D的卧室对着二楼楼梯,可以证实当晚没有别人上二楼。D在晚上7:50从厨房窗户看到外面庭院里有人,让管家出去查看,但没有发现可疑人物。因为现场西侧房门只能从外面上锁,所以警察判断A等人将B非法监禁在塔楼,但A否认。塔楼房间钥匙只有一把,平时锁在书房保险柜里。

警察在池子里找到短剑的剑刃,上面包着一块手绢,是E的私人物品。手绢上面的血迹与死者血型一致,还查出死者指纹。这是一起三重密室:三楼的房间上锁,并且D一直监视上三楼的楼梯;从一楼到二楼的楼梯有佣人监视;案发当晚整个府邸的大门也一直锁住。

警察查出B与妻子F于25日一起入境。D父母双亡,目前在巴黎大学学哲学,其教授G当年与A父关在同一集中营。法医无法确定B究竟死于脑部打击还是背部刺伤。B腋下有古老烧伤,目的是为了隐瞒纳粹卫队的刺青。警察跟踪D,有人开蓝色汽车冲撞警察,随后弃车逃跑,D借机甩掉警察失踪。B与F住在一晚三百法郎的高级旅馆,随身携带五百美元的旅行支票,但行李物品简朴。29日F让前台帮忙叫出租车,从前台保险箱取出装贵重物品的信封,随后失踪。出租车司机按指示7:30带F来到A家附近,警察认为F随后遭到监禁或杀害。案发两日前旅馆前台看到B走出旅馆,随后一个相貌与E相同的男子尾随在B身后。

警察问A家管家29日晚有没有人来访,管家否认,说只有下午两点来过一个德国人,因A不在而离去,七点之后整个府邸大门上锁。警察认为D在7:50看到的谜人影可能是F,但无法解释F如何翻过高墙。晚饭期间D于7:10离席吃药,C于7:50去了洗手间,8:00-8:30期间E有十分钟不见。来访的德国人是法兰克福的退休警官H。警察指出27日B、E二人同时来A家,而不是像A说的先后抵达。A承认说谎。警察怀疑B、F夫妇握有A家族的秘密,A于是将二人囚禁。警察提出F有可能囚禁在西塔楼,要求搜查。A带警察上西塔楼,那里被A父装修成纳粹集中营的样子,但没有F。A父、D父、C、E当年全关在同一集中营。C讲述当年集中营里发生的故事,A父是犹太人头领,帮助纳粹给犹太人演讲。某日G向A父传达情报,A父与E等人率众越狱成功。C在庭院小屋旁发现美洲烟草的痕迹,疑似F所留。

故事切换到二战期间波兰和斯洛伐克交接地带的集中营。B是集中营营长,包养了一个犹太情妇I。德军少佐J拜访集中营。德国人H从兵器库向东走向I居住的小屋,在后墙看到三名德军哨兵被杀,沿途雪地上看到B的靴子足迹。小屋分为东西两个房间,正门向东,外面的门闩上了链锁。H打开链锁发现B被锁在东屋内,东西屋之间的门上锁,I中弹死在西屋地下,房间中央床上的枕头上放着西屋的黄铜钥匙。I左耳上方中弹,左手握枪,房间西南角掉落弹夹。西屋窗户外有铁栅栏,挡板还上了闩锁,闩锁侧面有金属拉拴用来开关。房间炉火烧得正旺,但I仍穿了厚衣服。B说I偷了自己的手枪自杀,自己进入小屋东侧房间后,有人从外面将大门锁住,把自己与I的尸体困在小屋中。现场是三重密室:I死亡的西侧房间上锁,钥匙在房间内;小屋大门自外上锁,钥匙在屋内的B身上;小屋外面的雪地上只有B的足迹。集中营囚犯暴动,引发大爆炸后逃脱。B失踪,J烧为焦尸。H在监视塔塔顶发现J开的奔驰车钥匙。

小屋密室伪解答
I用铁丝穿过小屋东边正门门闩铁链的铁环,经过小屋外部东南角和西南角来到西边后窗,使铁丝通过后窗。I从西房拉铁丝,锁上东边正门门闩,回收铁丝后开枪自杀。I没有在后窗窗口下方留下足迹,是因为I从距窗口十米处向屋内投掷缠有铁丝的卷轴。

制造囚徒暴动的是德军少佐J,所以在塔顶掉落钥匙,动机是因为I为他生下的儿子被B送入毒气室。


塔楼密室伪解答一
D是凶手。她杀死B之后在短剑剑刃上系绳子,从屋顶放下绳子,通过通气窗将绳子送入房间。D将屋内的床抬起,用剑刃垫高,剑刃下端卡在五法郎的钢镚上。D锁上房门后从房顶拉绳子,床撞在地下发出巨大声响,D回收短剑。D趁A、C二人进入房间查看尸体的空当逃回二楼,并记得锁上去房顶的门。

塔楼密室伪解答二
凶手X在塔楼对面的公寓楼杀死F,D让B从通气窗看到对面妻子被杀。D之后躲入屋内洗手间,利用时间差逃脱。C看到D但替D作伪证。

警察在E的车里查出B的指纹和毛发。A家仆人K当年曾救过从集中营逃出的A父。警察在A宅东侧的六层废弃公寓楼中发现F的尸体,已经死了三四天。F被人绑在椅子上从近距离枪击,现场掉落两个烟头和一张集中营照片,照片上有两人,一人为B,另一人的脸被挖掉。警察查出以色列特工L服务于追击漏网纳粹分子的组织,L曾开蓝色汽车带H跟踪F。公寓楼门口掉落H抽的香烟和H的名片。28日早上L给D用来复制钥匙的粘土,D成功复制塔楼钥匙。29日晚D于晚餐中间离席,悄悄将房子后门解锁。晚12:40时L来到A家意图绑架B,但有人先下手杀死了B,L在警察赶来之前离开。哲学教授G拜访A家。著名哲学家M从东塔外侧的石沿上坠亡。有人用绳子将一封信放在石沿上,信里装着一张照相底片,与F尸体旁的照片一样,原来当年M在集中营与B一起照相,如果传出去必将是巨大丑闻,所以M甘冒奇险也要拿回照片。


塔楼密室真相
A家仆人K的真实身份是德军少佐J。J在晚7:30在后门与F见面,让F前往废弃公寓楼五楼,稍后J去公寓楼将F绑在椅子上。J事先利用送食物的机会通知B在12:00爬到通气窗跟前,B的手表慢了七分钟所以在12:07爬到窗前。J事先把有纳粹标记的短剑放在窗外,为了唤起B的罪恶记忆。J用绳子拉开塔楼与公寓楼之间的树木,形成一条”绿色通道“,打算从五十米开外的公寓楼射杀B,但B看到J放在通气窗外面的短剑时受惊落下,头撞在地上。剑柄和剑刃同时落入室内,C验尸时用剑刃刺入B。J在12:30让F打电话报警,随后返回A宅并锁上后门。12:40时L开蓝色汽车来到A家欲绑架B,但后门上锁,只好取消计划。J于30日上午杀死F。J给H写信让他29日晚来A家见证自己的复仇时刻。H在小屋等了四个小时,其间抽了三根烟,但没有在12:00听到预定的枪声,于是离开。H故意在公寓楼留下自己的烟头和名片,为了替J开罪。

小屋密室真相
I在西屋内,将右侧头发绕在后窗闩锁拉拴上,左侧头发穿过后窗挡板上的窥伺孔,缠在挡板的钉子上。I与J以手电筒为号同时开枪,I对窗外开枪,J从窗外射杀I,二人手枪口径相同。I倒下时头发拉动拉拴和挡板,将窗户挡板关上并上锁。J走到小屋正门上锁。H看到的雪地脚印不是B的脚印,而是J踩在B脚印上的脚印。H从兵器库出发时在房檐下看到B的四个靴子印,J跳过这四个靴子印,沿着B的足印走。因为一直下暴雪,所以地下的脚印变小,看不出是H、J二人先后留下的脚印。

一千一百多页的超长篇幅文库本,或许是矢吹駆系列的最高作。古今两起三重密室完成度极高,出场人物众多,情节厚重,中间穿插纳粹历史讨论和哲学灌水。强力推荐。

 

Posted by on April 30, 2018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1 Comment

深水黎一郎『虚像のアラベスク』(2018)

1. Don Quichotte Arabesque

某芭蕾舞团建团十五周年公演前夕连续收到两封威胁信,让剧团终止演出,不然舞台上会发生惨剧。演出第三幕前女主演A因为崴脚,由女演员B上台替演。观看表演的欧盟女委员长C在幕间上厕所时消失,第三幕表演时竟出现在舞台上。

真相
剧团创始人D与C生下B。C用扇语和D联系,D临时安排C换戏服上台。A谎称外脚,为了让DB母女有机会同台共演。寄威胁信的是某女演员E的妹妹,因为E为了公演不去治伤,所以E的妹妹想让公演取消。

2. Grand Pas de Deux

主人公女孩A在舞团排练,其教练B是退役女舞蹈演员。社长C的独生女D给大家盛饭,给E姐盛的比A多。跳舞室的演出服被盗,社长C召集大家开会,让偷演出服的人自觉归还赃物,并让大家不许将丑闻外泄。社长C在跳舞室被一个柜子压死,柜子本来在距离三十米之外的事务所,被人移动到跳舞室。


叙述性诡计
A其实是男子,因为性别意识错位以为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是女子,但其实A和“舞团”的人都是相扑力士。偷走的演出服是相扑比赛的兜档布,埋在赛场土中。A抽出柜子的抽屉后搬动柜子,再把抽屉放回。

史上最低动机
A有洁癖,但按照相扑行规只有师父死了才能洗兜档布,所以A杀死师父。

舞蹈主题的两个中篇故事。第一个故事灌水,但谈笑间为第二个故事埋了一个极恶心的倉阪鬼一郎式的叙述性诡计。文末作者原话:“古今东西犯罪史上最低最恶的犯罪动机。”奇葩作,推荐。

 

Posted by on April 5, 2018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东川笃哉《不学无术的侦探学园》(2004)

女老师A看到保健室床上趴着一具死尸B,惊声尖叫。医生C用钥匙打开房门,见B胸口插入一根打孔椎。现场窗户下面的湿地上没有脚印,所以为密室。经查明被害者B是一个偷拍狗仔。演艺班的两名偶像女生D和E前一天晚上一起上辅导课,E晚七点上完课先行离开,之后失踪。女老师A在家中遇害,死因是被剃刀割破颈动脉,尸体发现时厨房的笛音壶已经不热了,邻居老头曾听到水烧开的笛音。大门钥匙放在卧室里的圆凳上,因此这是密室杀人。A家中找到B的相机,疑似A杀死B之后畏罪自杀。A死前曾提到“单摆”的线索。学校扫具间发现失踪女生E的尸体,死因为勒死,与B同一晚遇害。

真相
老师X与E有私情,二人发生争吵后X杀死E,B爬梯子在窗外拍下了这一幕。X从三楼窗户用打孔椎刺伤B,梯子翻倒,B掉到花丛上弹入保健室的窗户,打孔椎在撞击中刺入胸口,导致B流血过多身亡。从梯子高度可推知犯人当晚在三楼。杀人时发出的声音被路过的直升机掩盖。

X杀死A之后将大门钥匙绑在火箭气球上,让火箭气球飞入卧室,钥匙掉在圆凳上,之后再回收气球。火箭气球发行过程中发出笛音。

两起密室解答准备较为充足,人物互动有趣。

 

Posted by on April 4, 2018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

伽古屋圭市『断片のアリス』(2018)

女主A与人工智能B对话,进入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的蟋蟀告诉A说,如果要从虚拟世界逃脱,必须在日落之前抵达一个叫做“红虾亭”的地方,找到一位蓝发少女求助,不然意识就会永远封在虚拟世界。A打死蟋蟀,变身为木偶。A在桌子上看到三张信笺,上面写着某女孩卡在虚拟世界无法逃离。A躲过巨大鲨鱼、蜈蚣的袭击,救下再次出现的溺水蟋蟀,来到目的地。

A和另外12个人住在一个大房子里,各人不断死去,每死一个人就会响钟,还会有门打开,死去的人会变成木偶。B被天上掉下的锤子打烂半边脸,A用B的尸体冒充自己,借机袭击C,结果被C识破。A最终还是杀死了C。B竟然没有死,死的是另外一个人。

虚拟世界真相
木偶世界是虚拟世界内部的二次虚拟世界。女孩卡在虚拟世界回不去,是因为二次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通路被切断。蓝发少女的真实身份是人工智能B。

虚拟世界的冒险剧,结尾揭示了一个较为特殊的设定,但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推理亮点。

 

Posted by on April 3, 2018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深木章子『消えた断章』(2018)

序章:绑架犯绑架小孩后与父母通电话。父亲拒绝付钱,并要求犯人送还小孩。

女生A小时候曾遭绑架,犯人是自己的叔父B。A放学回家路上遇见B打招呼,于是上了B的汽车,随即失去意识。B向A的父母CD勒索,被C强硬回绝。A醒来后B给了A一千元让A自己坐车回家,警察在纸币上查出B的指纹。B绑架失败后失踪。A的母亲D认为C过于冷血,二人因此吵架,母亲D跳进池塘自杀。D死后C非常悲痛,为D建了一个观音祭拜。

警方在多摩地区发现男孩E的白骨,E于十年前遭绑架后失踪,案发时间在A的绑架案之后两个月。警察给A看E生前照片,A模糊记得自己见过E穿着湿衣服的尸体,但不记得何时何地。E的父母FG十年前收到E的绑架电话。有人看到E在儿童公园上了不明女子的银灰色轿车,而D也开银灰色轿车,且与E是大学同班同学。F欠了一屁股债,求助G的父母,在G父亲的强烈要求下很不情愿地报了警。两天之后E的父母FG一齐失踪。警方认为FG合伙伪造绑架案骗钱。

B失踪前有一个女朋友H,在B失踪之后三个月也随之失踪。在E的尸体附近又挖出F和H的尸骨。


真相
D其实没有死,池塘里死的是G,C建观音像是为了不让人调查池塘。CD联手杀死B,A知道事实但一直替父母隐瞒。(伏线:A跟警察说不知道照片里的男孩尸骨是谁,但当时A已经看过新闻,故意隐瞒不说。)CD为了隐瞒杀死B的事实,与FG交换绑架。给CD打电话的不是B而是F,给FG打电话的是C。C后来又杀死F和H。

逆转
A看到B欺负妈妈D,所以杀死B。

两起家庭的绑架案,是作者习惯的人物梗,因为有人说谎所以不容易看破,但感觉伏线还是可以设置得更好一些。

 

Posted by on April 3, 2018 in novel

Leave a comment

舞城王太郎《世界以密室为本》(2002)

男子A的妻子B和孩子被杀,B手上戒指不见,窗户下方泥土湿润,但地下没有脚印,现场为密室。小三C在B死前取出其腹中婴儿,并拍摄B死亡场景。A随后死在C家,肚子上有刀伤,左手握着一把菜刀,砍进自己的颈动脉,貌似以非常奇怪的姿势自杀。现场窗户和三个门都从内部锁住并堆了桌椅,搬动的家具上留下血迹和指纹,貌似A自己搬动。地下有一个血字母“A”。

真相
B自导自演密室。C的同性恋女友D杀死A,A误将D当成C,遗书写了“A”之后没有血了,所以砍颈动脉想流更多的血。最后C也被D杀死。

四个立方体的建筑物中死了十四具尸体,每个房间均为密室,窗户上均有文字与图画,尸体摆成四格漫画的形式。建筑物外部中心的草丛中有另一具尸体,死因是饿死。

真相
饿死尸体A是杀死十四个人的凶手。四个建筑物的天花板上都有“王”字,都可以向右旋转45度,“王”字会变成纳粹党徽,四个建筑物中间会形成第五个房间,A被管理员关在这“第五个房间”饿死。

混乱的故事,作者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太随意了。

 

Posted by on April 3, 2018 in impossible crime, locked room, novel

Leave a comment